2013年7月13日星期六

11《第十一 上圆满供法事》注释浅译(01)


《水陆仪轨会本》注释浅译 (田果彦)

第十一上圆满供法事 P.437 ~ 439


心香达信。云篆腾空。六尘周徧互重重。法界悉含融。圣境冥通。应念现金容。
【译】:恭谨焚爇净香,将诚敬之心遍法界而上达;香烟袅袅如篆文妙形,缭绕腾空蔚为云海。六尘妙供庄严周遍而重重无尽,十方法界悉皆含融。诸佛无上庄严圣境,咸冥应而感通;应此殷诚一念,悉现尊贵殊妙之金容。
【注:心香达信】《修设瑜伽集要施食坛仪》:「是知欲诸圣,先具正信。无形相,藉表之。香烟遍处,信心必通。以感佛,何佛而不应也。 『此一瓣香』。乃克指法体而言也。夫吾人法性,量充沙界,体含万有。湛若澄清之海,香腾薝卜之林。明逾日月,德等太虚。舒之能遍于法界,卷之可纳于微尘。『不从天降岂属地生』。凡世间者,未有不从地产雨露阳和而滋长者。今曰不从天降地生者何也?盖吾人心香,天不能盖,地不能载。尚非因之而生岂待栽培而后成者耶?」(X59n1081_p0272b10
【注:云篆】指焚香之烟气,袅如篆字之形。《全宋词•柳梢青》:「香飞云篆。」 或指如篆书形之云。《宋史》:「云篆绸缪。」 道家之字体,亦指符箓典籍。 道教谓其经文、符书乃天上云气自然凝结而成,故称为「云篆」。《事物异名录》:「道家字,名云篆,又曰云书。」
【六尘周徧互重重。法界悉含融】此句涵义详见《会本》:【供上堂】单元(p.124):「谛观兹食,不外吾心。由知诸法常融,故得六尘互徧」。 【供下堂】单元(p.373):「一切诸法同三德体。故能举体起用,作我现前所奉分段之食。于一一食,出生一切如上六尘,一切妙供,无不周徧。
【注:金容】金色之容貌。佛身也。心地观经一曰:「希有金容如满月。」慈恩寺传五曰:「耳承妙说,目击金容。」 (佛学大辞典)

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 三称

-【◎ 忏悔文  24席上香  】-


 注】八十八佛大忏悔文》,乃宋朝的不动法师(梵僧,修密宗金刚部)所编集。
其内容主要为:
称颂、礼拜八十八佛(《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》中「五十三佛」,及《决定毗尼经》中「三十五佛」,共八十八佛。 另于之后加上「南无法界藏身阿弥陀佛」,故共「八十九尊」佛名);
再颂念一段「忏悔罪障、善根回向」文(即《决定毗尼经》称「佛名」后之经文),以表清净忏悔;
最后,发愿回向(即《华严经普贤行愿品》中偈颂),称颂普贤菩萨「十大愿」。


不动法师宋代僧。天竺人,梵名阿閦撇干资罗。通显密、性相之学。初至西夏,止于护国寺,传译密部经典,人称金刚上师。 后迁至四川蒙山。依唐代金刚智「瑜伽施食仪轨」,重译之,称为「瑜伽焰口」。又演为小施食法,号甘露法,又称蒙山施食法。其弟子勒布,传于保安,三传至威德幢,今则风行域内。其后,不动师徒等均不知所终。(佛光大辞典)
 据云:不动法师当年系于蒙山永兴寺,编订施食仪轨,因而又称为「蒙山施食仪」;亦有人称法师为甘露法师。)


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  三称

大慈大悲愍众生   大喜大舍济含识
相好光明以自严   众等至心归命礼
【译】:诸佛以大慈(与乐)、大悲(拔苦)之心,哀愍怜念一切众生;以大喜(庆他)、大舍(平等)之心,救拔济度六道含灵。
 复显殊胜清净之相好光明,而自任运庄严己身。故我大众等,于今谨以至诚恭敬之真心,归命顶礼一切诸佛。
【注】:《慈悲道场水忏法科注》:「大慈大悲愍众生,大喜大舍济含识,相好光明以自严,众等志心归命礼。  佛称大慈悲父。慈能与乐悲能拔苦。慈悲而言者,世间父母,亦有慈悲,爱惜儿孙,止在一世。若子不孝,背恩违义者,心生恚恨,慈心薄小,不名为大。诸佛菩萨,慈心不尔;见苦众生,悲心益重,乃至入于无间地狱、大火轮中,代诸众生受无量苦;如是慈悲,过于父母无量无边,故称为! 愍即哀愍怜念之谓也。 众生,指六道四生而言。父精母血,己灵种子,乃至五阴四大,众法相生,故曰众生。 ○喜者,庆他众生,离苦得乐。 舍者,冤亲平等,无憎爱心。 济者,拔济拯接之谓也。 含识,抱识含灵之类,即上六道众生也。 此二句,赞佛四无量心也  ○佛之报身应身,皆有三十二相,八十种好,八万四千光明。此赞佛之庄严也  归命者,梵语南无,此云归命。见佛悲愿弘深,即以身命竭诚而归投之;故云志心等。 礼者敬礼;又礼即履也,进也,进退有度,尊卑有分,以卑敬尊,故名曰敬礼。   先以此四句称扬赞美于佛者,总表发觉初心,虔恳至诚之谓也。」(X74n1496_p0770b21
【注:四无量心】﹝出法界次第﹞四无量心者,慈悲喜舍也。通名无量者,谓菩萨利他之心广大也。所缘众生既无量,而能缘之心亦无量也。
 〔一、慈无量心〕,慈名爱念,即与乐之心也。谓菩萨爱念一切众生,常求乐事,随彼所求而饶益之,故名慈无量心。
 〔二、悲无量心〕,悲名愍伤,即拔苦之心也。谓菩萨愍念一切众生受种种苦,常怀悲心,拯救济拔,令其得脱,故名悲无量心。
 〔三、喜无量心〕,谓菩萨庆他众生离苦得乐,其心悦豫,欣庆无量,故名喜无量心。
 〔四、舍无量心〕,谓菩萨于所缘众生,无憎爱心,名之为舍;复念一切众生,同得无憎、无爱、无瞋、无恨、无怨、无恼,故名舍无量心。(三藏法数)
【注:相好光明以自严】《慈悲道场水忏法随闻录》:「相好光明以自严 (此明繇因所克之果也。佛有三身,谓法报化。法身无形,故不得见,唯佛与佛乃能究尽。今所赞者,报应二身;并有麤细三十二相,八十种好,及八万四千光明故。 ,因也。 ,非自他之,乃自然之也。缘因四心,皆得无量,皆已究竟,故致果上相好光明,三者皆得自然而然,不假神力,任运庄严,致人天之礼敬也)。」(X74n1495_p0663c02) 《佛说观无量寿佛经》:「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。一一相中,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。一一好中复有八万四千光明。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。」(T12n0365_p0343b24) 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,一一相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。按劣应身(即化身佛)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,而胜应身有八万四千之相与好。(佛光大辞典)

南无皈依十方 尽虚空界一切诸佛
南无皈依十方 尽虚空界一切尊法
南无皈依十方 尽虚空界一切贤圣僧
南无 如来 应供 正徧知 明行足 善逝 世间解 无上士调御丈夫 天人师 佛 世尊
【注:如来十号】佛有十种尊号,即 如来,乘如实之道来成正觉。 应供,应受人天的供养。 正遍知,正遍了知一切法。 明行足,宿命明、天眼明、漏尽明等三明与圣行、梵行、天行、婴儿行、病行等五行悉皆具足。 善逝,自在好去入于涅槃(以一切智为大车,行八正道而入涅槃)。 世间解,能了解一切世间的事理。 无上士,至高无上之士。 调御丈夫,能调御修正道的大丈夫(佛大慈大智,时或软美语,时或悲切语、杂语等,以种种方便调御修行者(丈夫),使往涅槃)。 天人师,佛是一切天、人的导师。 佛世尊,佛,即自觉、觉他、觉行圆满;佛是一切世人所共同尊重的人。故称为世尊。然其中若分列佛与世尊,则为十一号。诸经论中所列举十号者,有将世间解、无上士合为一号,或将佛、世尊合为一号,或将无上士、调御丈夫合为一号等诸说。 (参考「佛光大辞典」、「佛学常见词汇」)

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