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2月31日星期一

03《第三 行启请上堂法事》注释浅译(09)

-《水陆仪轨会本》注释浅译 (田果彦)

【◎七席】
一心奉请。十方法界,助宣佛化。持明造论,五神通仙。并诸眷属。
【译】:至诚一心恭敬奉请,十方法界一切弘扬助宣佛之教化、持诵明咒、造五明论,具足五神通等诸位大仙众,及诸眷属。
【注:助宣】《法华经句解》内,解释「助宣」之意云:「助化宣扬」(X30n0604_p0528c07)、「赞助宣扬」(X30n0604_p0528c19
【注:持明造论】《华严经》:「又有无量持明呪仙,严洁其身,如自在天经行游履,保护众生。」(T10n0293_p0788b15) 《会本》下文有云:「摄诸呪术造五明论,诸大仙人。」《注大乘入楞伽经》:「五明论者,一名内论,一切佛法是也。二名外论,有四种;谓因论、声论、医方论、工巧论。此五各能生智,故云处。」(T39n1791_p0440b10
【注:五神通】又曰五通,五神变。不思议为,自在为。不思议自在之用有五种:一、天眼通,谓色界四大所造之清净眼根,色界及欲界六道中之诸物,或近,或远,或麤,或细,无一不照者。二、天耳通,为色界四大所造之清净耳根,能闻一切之声者。 三、他心通,得知一切他人之心者。 四、宿命通,得知自心之宿世事者。 五、如意通,又曰神境通,神足通;飞行自在,石壁无碍,又得行化石为金,变火为水等之奇变者。见智度论五。 (佛学大辞典)

一心奉请
过去十方诸佛,往昔因地,同行五神通仙。
释迦文佛,往昔因地,同行千圣王,五神通仙。
释迦文佛,往昔同行忍辱,五神通仙。
护育释种,瞿昙仙人。占相太子,阿私陀仙。
色界诸天,下生人间,为受道者,五神通仙。
【译】:至诚一心,奉请十方法界:
与过去十方诸佛,于往昔因地时,同行之五神通仙众。
与释迦文佛,于往昔因地时,同行于雪山之千圣王等五神通仙众
与释迦文佛,于往昔同行忍辱之五神通仙众。
护育释种之瞿昙仙人,与占相太子之阿私陀仙人。
色界诸天,为受道而下生人间之五神通仙众。
【注:同行千圣王】《佛说千佛因缘经》有云:「时,千圣王于雪山中各立草庵,端坐思惟,发弘誓愿,当度一切求无上道,思大施义,圣王宿世,十善报故,雪山千神,各献仙果,日日供给,更不求食,应时即得获五神通,飞腾虚空,寿命一劫。… 汝今当知,时千圣王岂异人乎?我等贤劫千佛是也。」 T14n0426_p0067c10
【注:瞿昙仙人】相传瞿昙仙人,即释迦种族之祖,故云「护育释种」。 详《佛说十二游经》:「昔,阿僧祇劫时,菩萨为国王,其父母早丧亡,让国持与弟,舍国行求道。 遥见一婆罗门,姓瞿昙,菩萨因从婆罗门学道。 婆罗门答菩萨言:「解体所著王者衣服。编发结莎为衣,如吾所服,受吾瞿昙姓。」 于是菩萨受,服衣被体,瞿昙姓;……」(T04n0195 p0146a06
【注:阿私陀仙】释尊降诞时,阿私陀仙占相,预言其将成佛,故云「占相太子」。 详《过去现在因果经》(T03n0189 p0626c16
【注:下生人间,为受道者】《妙经文句私志记》:「又有色界诸天,为受道故,下生人间而作仙人。」(X29n0596_p0289a23

华严会中,善知识众,毗目瞿沙,一万大仙。
鹿野园中,转法轮处。往昔波罗奈仙人。
请云雨会,那罗他九万九千,五通仙人。
方等会中,阿瑟咤迦等,六十八大仙人。
诸国土中,摄诸呪术。造五明论,诸大仙人。
【译】:华严会中之善知识众,毗目瞿沙及所领一万大仙等众。
鹿野园中,三转十二行法轮处,往昔之波罗奈仙人。
请云雨会中,那罗他等九万九千具五神通之仙人众。
方等会中,阿瑟咤迦大仙等六十八大仙人。
诸国土中,摄诸呪术,以及造五明论等诸大仙人众。
【注:毗目瞿沙,一万大仙】《华严经》:「尔时,善财童子渐渐游行,至那罗素国,周遍推求毘目瞿沙时,善财童子见彼仙人在栴檀树下敷草而坐,领徒一万。」(T10n0279_p0345a27
【注:鹿野园中,转法轮处。往昔波罗奈仙人】《杂阿含经》:「世尊于波罗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三转十二行法轮。」(T02n0099_p0104a16) 转法轮,指佛陀三转四谛之法轮()示转,指示「此是苦,此是集,此是灭,此是道」。 ()劝转,劝示「此是苦,汝应知;此是集,汝应断;此是灭,汝应证;此是道,汝应修」。 ()证转,证示「此是苦,我已知,不复更知;此是集,我已断,不复更断;此是灭,我已证,不复更证;此是道,我已修,不复更修」。以每一转各具眼、智、明、觉四行相,故成十二行相。(佛光大辞典)
【注:那罗他九万九千,五通仙人】《大方等无想经》(大云初分大众健度第一):「修敬已毕却坐一面复有九万九千五通仙人。其名曰那罗他仙人。锐浮罗仙人。T12n0387_p1079c23
【注:阿瑟咤迦等,六十八大仙人】《佛母大孔雀明王经》有云此六十八大仙:「汝当称念。其名曰:阿瑟咤迦大仙、嚩么迦大仙、讫哩弭啰大仙,此等诸仙皆是往古大仙。」(T19n0982_p0437b06
【注:造五明论】《胜鬘宝窟》:「又是五明论,此是明智人之所造;又学此论者,亦能生人明慧,故称五明五明论者,谓内论、因明论、声明论、医方论、工巧论,故称五也。」(T37n1744_p0035c04) 五明,指五种学艺,为古印度之学术分类法。即:()声明语言、文典之学。()工巧明,… 工艺、技术、算历之学。()医方明,… 医学、药学、咒法之学。()因明,… 论理学。()内明,… 专心思索五乘因果妙理之学,或表明自家宗旨之学。(佛光大辞典)

惟愿不违本誓。哀悯有情。是日今时,降临法会。
【译】:恭敬祈愿十方法界一切诸大仙众,无违因地之本誓愿力,哀悯苦难众生,于是日今时降临法会。
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