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2月30日星期日

03《第三 行启请上堂法事》注释浅译(02)

-《水陆仪轨会本》注释浅译 (田果彦)

-【◎奉请上堂诸圣临坛】-
○稽首十方无上觉。圆诠教行理三经。  大心菩萨大乘僧。缘觉声闻三宝众。
○传教四依称列祖。天仙八部众神王。  我今普度建坛场。愿展慈光垂密证。
【译】:(稽首礼敬佛、法、僧三宝众) 礼敬十方一切无上诸佛;礼敬诸佛所圆满诠释之「经卷教法」、「解脱行门」、「实相理体」三经一切诸法;礼敬悲愿大心之一切菩萨大乘僧及缘觉、声闻。
 复次,礼敬流传佛陀教法之「四依」圣禅宗列祖;礼敬诸天神仙、天龙八部、与众神王等。我等大众谨于今时,为施平等普度而启建水陆坛场,祈愿三宝诸圣贤众,弘展慈悲光临坛场而垂示秘密印证。
【注:教行理三经】依《会本》p.91~92说明:十方诸佛所说大千经卷、无边教道,能开妙解,是为教经。教即般若,以般若之智在于说故。复能照了诸经所诠一切行门,依而行之,必能趣果,是为行经。行即解脱,以解脱之用从于缘故。复知无边教道,一切行门,法法常体,即是实相,是为理经。理即法身,以法身之理是所显故。然此教行理者,虽有三名,不出一体。修圆观者,一心中得。
【注:四依】《佛祖统纪》:「西土二十四祖纪第二。始祖摩诃迦叶尊者,二祖阿难陀尊者,二十三祖师子尊者。……诸师皆金口所记(事出辅行),并是圣人,能多利益(按法藏经:我灭度后,有二十四尊者,出现于世,流传我法)。辅行云:像末四依弘宣佛化传中既云并是圣人,故多是四依。亦可通于三二。以初依属凡,不得名圣也(妙玄云:五品六根为初依,十住为二依,十行十向为三依,十地等觉为四依。此约大乘论四依。……是知金口诸师皆破无明位在四依,内弘大法而外示小像。」 (T49n2035_p0169a12 依,谓弘宣佛化堪为众生所依止。

伏以  非如非异,是为以佛眼观。何圣何凡,此则于法界一。
境俱智寂,体兼用冥。函与盖以相应,水共波而不别。
【译】:敬思我佛敎化,既非偏执于「真如空性(一如)(一如),也非取着于「异相假有(相异)(相异),如此才是以佛眼圆观而见中道实相。何者为「圣」?何者为「凡」?于理体法界,唯是平等一性。(处圣不增,在凡不减)
 所观之「境界外相」与能观之「本性真智」,两俱寂然;「真性本体」与「假有妙用」,双兼冥合而不二;就像盒子与盒盖彼此相应而吻合,也正如波浪当下就是水而一体无别。
【注:非如非异】《妙法莲华经玄义》:「故〈寿量品〉云:不如三界见于三界,非如非异。若三界人见三界为异,二乘人见三界为如,菩萨人见三界亦如亦异,佛见三界非如非异,双照如异,今取佛所见为实相正体也。」(T33n1716_p0682b29) 《妙法莲华经文句》:「非于世间之隔异,非于出世之真如,故云非如非异。」(T34n1718_p0132a28
【注:佛眼】指诸佛照破诸法实相,而慈心观众生之眼。系五眼之一。谓诸佛具有肉、天、慧、法四眼之用,乃至无事不见、无事不知、无事不闻,闻见互用,无所思惟,一切皆见。无量寿经卷下:「佛眼具足,觉了法性。」(佛光大辞典)
【注:函】盛物的匣、箱盒。

至若随时起教。为实施权。虽分别于多门,终指归于一道。
然则理由事显,化以机兴。亡绝待中,固不涉离微之论。显正因性,必须凭缘了之修。
是以明灯献华,低头合掌。要庄严于万行,俾圆妙以三身。故知寓迹于有为,毕竟归元于无作。
【译】:至于所以会随顺时机(五时)而兴起种种教化(八教),其实是为了令众生开示悟入佛知见的「真实之教」,而方便施设的善巧「权宜之法」;因此虽然分别有多种不同的法门,但最终毕竟还是归趣于唯一佛乘之道。
 然而「真空理体」必须藉由「妙假事相」以彰显,而「敎化」也须等待合适的「机缘」方能兴起。要泯除一切极微细的偏执,不但两边不立,而且中道不居,这固然不能执取于「体、用」或「空、有」之论;但要证显本具的「正因佛性」理体,仍须依凭「了因佛性」的照了觉智,与「缘因佛性」的功德善根,相辅相成而修行。
 因此之故,点燃明灯、献供香花,恭敬俯首、肃诚合掌,务必要庄严身心仪式种种万行,以圆满法、报、化三身的殊胜绝妙。所以可知,虽然示迹于种种有为假相,毕竟终究回归于本元无作之真性。
【注:离微】《宝藏论》:「又离者空也微者有也。空故无相,有故形量。是以非有非空,万法之宗;非空非有,万物之母。出之无方,入之无所。包舍()万有,而不为事;应化万端,而不为主。」(T45n1857_p0146c22)  法性之体,离诸相而寂灭无余,谓之「」;法性之用,微妙不可思议,谓之「」。《宝藏论•离微体净品》云:「无眼无耳谓之离,有见有闻谓之微;无我无造谓之离,有智有用谓之微;无心无意谓之离,有通有达谓之微。又离者涅槃,微者般若;般若故兴大用,涅槃故寂灭无余;无余故烦恼永尽,大用故圣化无穷。」(佛光大辞典)
【注:圆妙】台家释圆教之圆,有圆妙之一义。空假中三谛圆融而不可思议。谓为圆妙。妙者以不可思议而名。四教仪集注下曰:「三谛圆融,不可思议,名圆妙。」(佛学大辞典)
【注:正因】系天台大师智顗据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八之说所立者,谓一切众生无不具此三因佛性,此因若显,即成三德妙果。()正因佛性,正即中正,中必双照,离于边邪,照空照假,非空非假,三谛具足,为正因佛性。亦即诸法实相之理体是成佛之正因。()了因佛性,了即照了,由前正因,发此照了之智,智与理相应,是为了因佛性。()缘因佛性,缘即缘助,一切功德善根,资助了因,开发正因之性,是为缘因佛性。(佛光大辞典)

尔乃、恪遵洪范。庸尚多仪。崇水陆之清斋,极地天而普济。
妙供养海,纳众流而愈深。胜功德林,挺千枝而并秀。
今则特开嘉会。寅奉慈尊。延内怀四摄真人。集外现二乘高士。
召五通之仙党。来八部之天伦。抚盛席以端居。即香肴而克享。
施心既启。觉慧徧知。恭事请迎。愿垂临降。
【译】:于是,除了谨遵佛陀的无上教法,同时恭行种种的事法仪式,崇敬修建「水陆」清净大斋,极遍天地而普济一切有情,无所遗漏。
 胜妙的供养如浩瀚大海,普纳「诚心供养」之众流而更加深广;殊胜的功德如郁茂森林,挺拔「慈心悲愿」之千枝而并显灵秀。
 于今特别开建此难逢之嘉美盛会,恭敬奉请慈悲诸佛世尊,延请内修「布施、爱语、利行、同事」等四摄法之菩萨真人,邀集外现「声闻、缘觉」二乘相之菩萨高士。
 又召请具五神通之众仙,并请来天龙八部之天众;祈请诸圣贤等众,安处盛宴之席位而威然端坐,即临奉供之香肴而纳享。
 如今,施主的虔敬供养之心既已开启,而诸圣众必也能觉察而遍知此心意;故我等虔诚恭敬以事迎请,祈愿诸佛菩萨、圣贤等众,垂慈而驾临法会。
【注:尔乃】发语词。「于是」之意。
【注:恪遵洪范】恪遵,「谨慎遵守」之意。洪范,《尚书》:「,大。,法也。言天地之大法。」
【注:四摄】布施摄。谓若有众生乐财则布施财,若乐法则布施法,使因是生亲爱之心,依我受道也。二爱语摄。谓随众生根性而善言慰喻,使因是生亲爱之心,依附我受道也。三利行摄。谓起身口意善行利益众生,使由此生亲爱之心而受道也。四同事摄。谓以法眼见众生根性,随其所乐而分形示现,使同其所作沾利益,由是受道也。仁王经中曰:「行四摄法:布施,爱语,利行,同事。」(佛学大辞典)
【注:真人】总称阿罗汉,亦称佛。以是为证真理之人故也。… 法华文句一曰:「瑞应云真人。」同疏记曰:「真是所证,证真之人,故曰真人。」(佛学大辞典)
【注:高士】菩萨之旧译。三教指归二曰:「菩萨,古维摩经翻高士。」(佛学大辞典)

1 条评论:

  1. 补增:
    (1)【注:四依】②
    (2)「不但两边不立,而且中道不居,这固 ... 」

    回复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