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2月31日星期一

03《第三 行启请上堂法事》注释浅译(15)

-《水陆仪轨会本》注释浅译 (田果彦)

-【◎洒净】-
一器之水至约,三谛之功宛存。是以论其性,则本于真空。随所用,则现乎妙假。
二边莫立,中道不安。凭圆观之融通。助真言之秘密。
洁兹座席,净诸根尘。是皆即事以明心,要在忘情而照理。
【译】:此宝器中之水,虽然其量极少,然却宛然具足了「空、假、中」三谛之功。所以,就「体性」而论,固然是归于「性本真空」;但随「相用」而言,却能随缘而现种种「妙有假相」。
  不偏执于「真空」、「妙假」的两边对待,也无须安立「中道」的假名而执着(否则又成中、边之微细对待与执着)。谨依凭圆融妙观的融会通达,复加以真言的秘密加持。
  严净「上堂」三宝十席圣贤之座席,同时一切根尘。凡此种种,都是藉「妙假事相」以显明「真性本心」;要旨就在于忘舍「假相之情见」,而如实观照「实相之真理」。

03《第三 行启请上堂法事》注释浅译(14)

-《水陆仪轨会本》注释浅译 (田果彦)

○诸佛法身常本妙。以由缘了为庄严。  寂而常照绝言思。如谷答声无不应。
○载仰三乘并八部。随宜益物显慈威。  至哉方便有多门。端自大权悲智起。
○此日修斋兴普度。十方贤圣悉云临。  为陈沐浴顺彝仪。了达圣躯元离染。
○旷矣戒池无有际。湛然定水镇常盈。  澡除心垢得清凉。要使羣生开妙悟。
【译】:○虽然诸佛清净寂灭之法身,如如圆融而本元绝妙(「正因佛性」),但仍须依由「缘因佛性」以资发一切善根功德,以及「了因佛性」之智慧以照了真理,方能成就圆满庄严。
 故法身之体寂静而真智之用常照,泯绝言语思虑的推想或表达(「言语道断,心行处灭」);如同山谷响应一切「来声」而「答音」,有声必答,无响不应。

03《第三 行启请上堂法事》注释浅译(13)

-《水陆仪轨会本》注释浅译 (田果彦)

-【◎奉请沐浴】-
金刚正体,岂非坚密之身。玉毫净光,斯为真实之相。
毕竟本来无垢,当知何处有人。是则开陈沐浴之门,为欲洗涤尘劳之类。
冀回莲瞬,俯鉴葵倾。将奉导于圣仪,幸前临于温室。
【译】:诸佛正体,湛寂凝然,本为金刚之身,难道不是坚实严密而圆满殊胜的吗?白玉毫相,皓洁光润,普放净光明照十方,此即为如来真实之相。
 故知寂灭清净之身,本来毕竟无有染垢;慧观法界空性,谛知一切悉皆清净无我。因此,于今所以施设「沐浴」的仪法,为的是要藉此而洗净烦恼垢重的众生之类啊!
 衷心冀望诸佛慈悲,稍瞬青莲佛眼而垂视;俯察明鉴大众的仰慕之心,诚敬殷切犹如葵花向日而倾转。谨将遵奉导行「沐浴」之圣洁仪式,敬请一切圣贤移驾,前往浴室。
【注:金刚正体】金刚体,如金刚坚固之身体也。指佛身功德而言。维摩经方便品曰:「如来身者金刚之体,诸恶已断,众喜普会。」注:「什曰:如来身无可损若金刚也。」新译仁王经中曰:「世尊导师金刚体,心行寂灭转法轮。」良贲疏中一曰:「金刚体者坚固具足,体者身也。佛身坚固犹如金刚。」  正体,此谓佛等之本体。(佛学大辞典) 《圆悟佛果禅师语录》:「金刚正体湛寂凝然。」(T47n1997_p0761a12

03《第三 行启请上堂法事》注释浅译(12)

-《水陆仪轨会本》注释浅译 (田果彦)

【◎十席】
一心奉请。发扬水陆。流通至教。制仪立法诸大士。并诸眷属。
【译】:至诚一心恭敬奉请,一切发扬「施食、水陆」仪法、流通「普度」至教、制订仪法、继述仪轨等历代诸位大士,及诸眷属。

一心奉请
发扬施食,流通至教,阿难陀尊者圣师。
最初示梦,劝兴水陆,梁朝神僧圣师。
劝发制水陆仪,梁朝志公尊者圣师。
制水陆斋仪,国主救世菩萨,梁武皇帝。
最初建会,秉法宣文,梁朝佑公律师。
中兴水陆斋法,唐朝法海英公禅师。

03《第三 行启请上堂法事》注释浅译(11)

-《水陆仪轨会本》注释浅译 (田果彦)

【◎九席】
一心奉请。十方法界。护佛舍利坛塔。伽蓝斋戒。护国镇宅。诸大神王。并诸眷属。
【译】:至诚一心恭敬奉请,十方法界一切护卫佛舍利、戒坛佛塔,守护伽蓝、斋戒,以及护卫国土、镇宫宅等诸大神王众,及诸眷属。

一心奉请
护佛舍利,般支分婆多祈利等,四大军主。
护戒坛,坚固光耀,净云音等。十二大神王。
护佛塔,修利犍陀摩利跋陀等。五大神王。

03《第三 行启请上堂法事》注释浅译(10)

-《水陆仪轨会本》注释浅译 (田果彦)

【◎八席】
一心奉请。十方法界,十大明王。秽迹金刚。诸大天王。护法诸天。并诸眷属。
【译】:至诚一心恭敬奉请,十方法界一切之十大明王,秽迹金刚,诸大天王,护法诸天等,及诸眷属。

一心奉请
大威德不动尊等。十大明王。秽迹金刚圣者。
华严会中,妙焰海。大自在天王等,诸天王。
妙庄严宫,大梵天王。忉利天宫,帝释天主。
多闻天王。持国天王。增长天王。广目天王。
摩诃天女。大功德天。大辩天天母。摩利支天。

03《第三 行启请上堂法事》注释浅译(09)

-《水陆仪轨会本》注释浅译 (田果彦)

【◎七席】
一心奉请。十方法界,助宣佛化。持明造论,五神通仙。并诸眷属。
【译】:至诚一心恭敬奉请,十方法界一切弘扬助宣佛之教化、持诵明咒、造五明论,具足五神通等诸位大仙众,及诸眷属。
【注:助宣】《法华经句解》内,解释「助宣」之意云:「助化宣扬」(X30n0604_p0528c07)、「赞助宣扬」(X30n0604_p0528c19
【注:持明造论】《华严经》:「又有无量持明呪仙,严洁其身,如自在天经行游履,保护众生。」(T10n0293_p0788b15) 《会本》下文有云:「摄诸呪术造五明论,诸大仙人。」《注大乘入楞伽经》:「五明论者,一名内论,一切佛法是也。二名外论,有四种;谓因论、声论、医方论、工巧论。此五各能生智,故云处。」(T39n1791_p0440b10
【注:五神通】又曰五通,五神变。不思议为,自在为。不思议自在之用有五种:一、天眼通,谓色界四大所造之清净眼根,色界及欲界六道中之诸物,或近,或远,或麤,或细,无一不照者。二、天耳通,为色界四大所造之清净耳根,能闻一切之声者。 三、他心通,得知一切他人之心者。 四、宿命通,得知自心之宿世事者。 五、如意通,又曰神境通,神足通;飞行自在,石壁无碍,又得行化石为金,变火为水等之奇变者。见智度论五。 (佛学大辞典)

03《第三 行启请上堂法事》注释浅译(08)

-《水陆仪轨会本》注释浅译 (田果彦)

【◎六席】
一心奉请。十方法界。传持教法,禅律诸宗,诸祖师僧。并诸眷属。
【译】:至诚一心恭敬奉请,十方法界一切传持弘扬教法、禅律等诸宗,诸位祖师僧众及诸眷属。

一心奉请
西天传教,迦叶龙树,师子尊者等,二十八祖。
【译】:至诚一心,奉请十方法界:
西天传教,迦叶、龙树、师子尊者等,二十八祖。
【注:二十八祖】台家依《付法藏传》,从摩诃迦叶至师子尊者,于西天立二十三祖,若加第三祖商那和须同时之末田地,则有二十四祖。要皆金口相承至师子尊者而穷尽也(止观一)。然禅家于西天立二十八祖,此说出于慧炬之《宝林传》,成于明教之《传法正宗记》。明教以《达磨多罗禅经》之达磨多罗为菩提达磨之别名,而证之以《付法藏传》为谬书可烧。二十八祖:《传灯录》一、《传法正宗记》二曰:一摩诃迦叶、二阿难尊者、三商那和修、四优婆鞠多、五提多迦、六弥遮迦、七婆须蜜。八佛陀难提、九伏驮蜜多、十胁尊者、十一富那耶舍、十二马鸣大士、十三迦毘摩罗、十四龙树尊者、十五迦那提婆、十六罗睺罗多、十七僧伽难提、十八伽耶舍多、十九鸠摩罗多、二十闇夜多、二十一婆修盘头、二十二摩拏罗、二十三鹤勒那、二十四师子尊者、二十五婆舍斯多、二十六不如蜜多、二十七般若多罗、二十八菩提达磨。是于《付法藏传》之二十三祖加第七之婆须蜜与婆舍斯多已下之四人也,而四明之《四教仪》,以六义难之。(佛学大辞典)

03《第三 行启请上堂法事》注释浅译(07)

-《水陆仪轨会本》注释浅译 (田果彦)

【◎五席】
一心奉请。尽虚空,徧法界。十方常住,诸声闻僧。并诸眷属。
【译】:至诚一心恭敬奉请,尽虚空、遍法界十方常住一切诸声闻僧,及诸眷属。

一心奉请
鹿苑先度五比丘,最后须跋陀罗,诸阿罗汉。
世尊高弟,大迦叶,阿难陀等,十大弟子。
灵山闻法,大比丘众。万二千大阿罗汉。
灵山得记,学地无学地,诸大声闻众。
五时闻法,学地无学地,诸大声闻众。
世尊灭后,结集三藏,阿难陀等,诸阿罗汉。

03《第三 行启请上堂法事》注释浅译(06)

-《水陆仪轨会本》注释浅译 (田果彦)

【◎四席】
一心奉请。尽虚空,徧法界。十方常住,诸缘觉僧。并诸眷属。
【译】:至诚一心恭敬奉请,尽虚空、遍法界十方常住一切诸缘觉僧,及诸眷属。

一心奉请
仁王护国经中,八百万亿大仙缘觉。
佛出世时,从山中来,五百独觉。
佛法灭后,一时出现,七百俱胝独觉。
【译】:至诚一心,奉请尽虚空、遍法界:
《仁王护国经》中,八百万亿大仙缘觉。
佛出世时,从山中而来之五百独觉。
佛法灭后,一时出现之七百俱胝独觉。
【注:八百万亿大仙缘觉】《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‧序品》:「一时,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,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,……复有八百万亿大仙缘觉,非断非常,四谛十二缘皆成就。」

2012年12月30日星期日

03《第三 行启请上堂法事》注释浅译(05)

-《水陆仪轨会本》注释浅译 (田果彦)

【◎三席】
一心奉请。尽虚空,徧法界。十方常住,诸菩萨僧。并诸眷属。
【译】:至诚一心恭敬奉请,尽虚空、遍法界十方常住一切诸菩萨僧,及诸眷属。

一心奉请
文殊师利,八万大士。普贤大师,无边菩萨。
观世音。大势至。一生补处。清净海众,诸大菩萨。
药王药上。宝积导师。法华经中。诸大菩萨。
贤首智首等,七处九会,华严经中,诸大菩萨。
善财历参,渐证升进,五十三位善知识,诸大菩萨。
信相金藏,常悲法上,金光明经中,诸大菩萨。

03《第三 行启请上堂法事》注释浅译(04)

-《水陆仪轨会本》注释浅译 (田果彦)

【◎二席】
一心奉请。尽虚空,徧法界。十方常住,一切尊法。并诸眷属。
【译】:至诚一心恭敬奉请,尽虚空、遍法界十方常住一切尊法,及诸眷属。

一心奉请
大方广佛华严经。梵网戒经。诸经法宝。
鹿苑会中。佛集本行,四阿含等经,诸经法宝。
方等诸会。净名金光明。地藏十轮等经。诸经法宝。
大品般若。仁王金刚般若等经。诸经法宝。
大乘妙法莲华经。大般涅槃经。诸经法宝。

03《第三 行启请上堂法事》注释浅译(03)

-《水陆仪轨会本》注释浅译 (田果彦)

【◎首席】
一心奉请。尽虚空,徧法界。十方常住,一切诸佛。并诸眷属。
【译】:至诚一心恭敬奉请,尽虚空、遍法界十方常住一切诸佛,及诸眷属。

一心奉请
清净法身,毗卢遮那佛。
圆满报身,卢舍那佛。
千百亿化身,释迦牟尼佛。
东方药师瑠璃光佛,善德佛等。十方法界,一切诸佛。
西方极乐世界,大慈大悲,阿弥陀佛。
兜率天宫,一生补处,当来下生,弥勒尊佛。

03《第三 行启请上堂法事》注释浅译(02)

-《水陆仪轨会本》注释浅译 (田果彦)

-【◎奉请上堂诸圣临坛】-
○稽首十方无上觉。圆诠教行理三经。  大心菩萨大乘僧。缘觉声闻三宝众。
○传教四依称列祖。天仙八部众神王。  我今普度建坛场。愿展慈光垂密证。
【译】:(稽首礼敬佛、法、僧三宝众) 礼敬十方一切无上诸佛;礼敬诸佛所圆满诠释之「经卷教法」、「解脱行门」、「实相理体」三经一切诸法;礼敬悲愿大心之一切菩萨大乘僧及缘觉、声闻。
 复次,礼敬流传佛陀教法之「四依」圣禅宗列祖;礼敬诸天神仙、天龙八部、与众神王等。我等大众谨于今时,为施平等普度而启建水陆坛场,祈愿三宝诸圣贤众,弘展慈悲光临坛场而垂示秘密印证。
【注:教行理三经】依《会本》p.91~92说明:十方诸佛所说大千经卷、无边教道,能开妙解,是为教经。教即般若,以般若之智在于说故。复能照了诸经所诠一切行门,依而行之,必能趣果,是为行经。行即解脱,以解脱之用从于缘故。复知无边教道,一切行门,法法常体,即是实相,是为理经。理即法身,以法身之理是所显故。然此教行理者,虽有三名,不出一体。修圆观者,一心中得。

2012年12月22日星期六

03《第三 行启请上堂法事》注释浅译(01)

《水陆仪轨会本》注释浅译 (田果彦)

第三行启请上堂法事p.81~121


至心归命礼。十方法界。诸佛法僧。常住三宝。
【译】:谨以至诚恳切之心,归命礼敬十方法界一切诸佛、法、僧常住三宝。

-【◎然香】-
○谛此妙香缘起法。本来无物即真空。  太虚周徧尽香云。即此难思为妙假。
○非有非空皆绝待。双遮双照必亡中。  仰凭中观妙心香。是日殷勤修法供。
【译】:谛观此一妙香,乃是「因缘所生」之法,其实并没有所谓「实在不变」的自体,这就是「性本真空」。  然而,此空性之香,却能周布遍满太虚空际而尽成妙香云海,浩浩然不可思议,这就是「妙有假相」。
 就整体圆融而言,既不执取「妙有假相」,也不执取「性本真空」,离开「有」、「空」的两边对待,而显非有非空的「绝待中道」。更进一步,遮止「有」、「空」两边而不执取,同时照用「有」、「空」两边而不舍,(※非有非空,此即「双遮」 即有即空,此即「双照」),将所有「空」、「有」、「取」、「舍」通通放下,就连对于「中道」的微细执着,也要完全泯除,(※此即「亡中」。当体圆融)  恭敬依凭此圆融中观的绝妙心香,谨于今日殷诚恳切地修平等法供。

02《第二 行发符悬旛法事》注释浅译(05)

-《水陆仪轨会本》注释浅译 (田果彦)

-【◎悬旛】-
上来发符圆满,兹当升扬宝旛。先迎四圣以光临,次召六凡而赴会。
【译】:上来既已圆满「发符」法事,今当升扬「水陆法会道场」之宝旛。 先当奉迎四圣慈悲而光临,再召请六凡欣然来赴法会。
【注:宝旛】依《会本》p.540:长约四丈,写「启建十方法界四圣六凡 水陆普度大斋胜会道场 功德之旛」。

发符悬旛,佛有真言。谨当宣诵。
稽首甘露军咤利  威德广大不思义。
咽中流出妙真诠  普使羣生皆获益。

02《第二 行发符悬旛法事》注释浅译(04)

-《水陆仪轨会本》注释浅译 (田果彦)

-【◎嘱托使者】-
圣凡体同,迷悟心异。今此修斋而致请,或云赴感之不齐。
谓三宝诸天之居,固一念而可格。如六道羣生之类,有屡呼而弗闻。
盖恶业重者,正苦留连。及邪见多者,自为障碍。非赖使人之捷疾。曷通施者之勤渠。
【译】:圣、凡体性虽然无二,然真妄迷悟有别。今于此修建「水陆普度大斋法会」而恭请一切圣凡,但惟恐感召而来赴会者仍有所不全。
 因为三宝诸天圣众,固然一念诚心即可感通而临;但六道众生之颣,仍有屡经呼唤却不闻不来的。
 此皆由于恶业深重者,正留连于苦果中受报,身不由己;而多执邪见者,则作茧自缚而自生障碍。因此,若不仰赖使者快捷迅疾地传信布达,如何能通达施者殷诚恳切之心意呢?

02《第二 行发符悬旛法事》注释浅译(03)

-《水陆仪轨会本》注释浅译 (田果彦)

-【◎供奉使者】-
是心作食。全食为心。以由体用不殊,故得卷舒自在。
【译】:当以此「心」观想「食」时,心即是食,那么所有的「食」皆不离「心」,全「食」即是此「心。此乃因为「心」与「食」无二,体用无差别;故能彼此圆融无碍而收放自在。
【注:是心作食。全食为心此句涵义详见《会本》【供上堂】单元(p.127)所云:「唯是一心。唯是一食。以唯食,则一切法趣食。以唯心,则一切食趣心。」
【注:体用】指诸法之体性与作用。,即体性,不变之真理实相,无有分别;,即作用,差别现象之具体表现。(佛光大辞典)
【注:卷舒自在】《观音经普门品肤说》:「释尊于三千性相法上,以圆三观了之,皆是实相,故能卷舒自在。」(X35n0647_p0169b03) 《梵网经直解》:「圆教,主伴圆融,法法无碍,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,卷舒自在,总该万有。」(X38n0697_p0831a06

02《第二 行发符悬旛法事》注释浅译(02)

-《水陆仪轨会本》注释浅译 (田果彦)

今则、仰遵内教,恭按灵科。开法会以济迷流,固自专于主者。
扣帝阍而发大号。正有赖于使乎。爰恪意以奉迎。冀闻呼而即至。
【译】:于今,敬遵教法,恭依仪轨,启建「水陆普度大斋法会」以济度苦海众生。这固然须仰仗主法者竭诚尽敬以契真。
 但要上达天听而感发大号令,则有赖于使者传达信息。故以肃诚恭敬之心奉迎使者,希望听闻呼请便即降临。

02《第二 行发符悬旛法事》注释浅译(01)

《水陆仪轨会本》注释浅译 (田果彦)

第二行发符悬旛法事 p.60 ~ 80


至心归命礼。十方法界。诸佛法僧。常住三宝。
【译】:谨以至诚恳切之心,归命礼敬十方法界一切诸佛、法、僧常住三宝。

香从心生,心由香达。不居三际,可徧十方。虽法尔之如然,亦施者之能致。
是故诸佛闻之而加护,羣生于此以蒙熏。欲期胜益之全彰,更诵密言而助显。
【译】:此香乃从真诚之心生起,而此真诚之心也由此香而上达。(心香圆融,理事不二)。即此一念心香,超越三际而横遍十方。虽然诸法本然如此周遍于法界,但仍有赖施者至诚虔修方能成就。
 因此,诸佛闻知而兴慈悲加护,众生也蒙此熏习而得救度。为使其殊胜利益完全彰现,更谨诵密语以助其兴显。
【注:不居三际,可徧十方《百丈清规证义记》:「敬香诵咒,想此香云,遍满十方佛剎;一切圣贤,咸起护念。… 证义曰:殿主,为众香灯之首领。… 香花灯涂果乐,六种供养中,以香灯为名者,五浊秽世,臭不可闻;当夜暗时,黑不可见。欲求三宝天神,常居于此,护念我等,故常焚妙香,以解其秽;遇暗然灯,以明其物;使无臭暗之障,而成微妙之香,光明之台。此香灯之义也。故此执,全在心诚,方成敬献。所谓香从心生,心由香达;不居三际,可遍十方… 又必赖诵咒心想而成,方尽敬献。…… 金光明经四天王品云:是妙香气,于一念顷,即至我等诸天宫,其香实时变成香盖;其香微妙,金色晃耀,照我等宫,释宫、梵宫、乃至诸佛世界;于诸佛上,虚空之中,亦成香盖;金光普照,亦复如是。华严经贤首品云:又放光明香庄严,种种妙香集为帐,普散十方诸国土,供养一切大德尊。… 据此全赖诚心观想,以为供养,则一瓣香,遍满十方。」(X63n1244_p0458b22) 《仁王经》:「观身实相,观佛亦然 — 无前际、无后际、无中际,不住三际不离三际」。(T08n0246_p0836a23) 《仁王经科疏悬谈》:「不住三际,无去来今。」(X26n0516_p0211b22

2012年12月19日星期三

01《第一 行开启结界法事》注释浅译(09)

-《水陆仪轨会本》注释浅译 (田果彦)

今此立法,勿令有疑。如法非法,两者须知。
戒德高远,观道幽微,有一不如,不名法师。
信三宝尊,念六道苦,如此发心,是名施主。
进止有法,梵音远闻,有一不如,不名秉文。
善知节度,有正有从,如此合宜,是名法众。
结界护净,禁止无良,有一不如,不名道场。
香灯毕陈,肴饍具备。如此洁精,是为供事。
敢告施主,若彼若我,宜当如法,远离诸过。
【译】:于此所立种种法则,应该要深信遵行而无疑;对于什么是如法或不符合正法的,必须很清楚的了知。

01《第一 行开启结界法事》注释浅译(08)

-《水陆仪轨会本》注释浅译 (田果彦)

-【◎宣「证盟疏」】-
释迦如来。诸佛菩萨。证盟开启。
归命十方调御师。演扬清净微妙法。三乘四果解脱僧。愿赐慈悲哀摄受。
仰启三宝。不舍慈悲。高处法筵。证明功德。
今辰聿有修建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道场。兹当结坛开启,有意敷宣。三宝光中,希垂朗鉴。
【译】:恭诚敬禀释迦如来,一切诸佛、菩萨,法会于今恭谨「启坛证盟」。
 归命礼敬十方一切调御师(佛),一切演扬的清净微妙法(法),以及三乘四果解脱僧(僧)。祈愿三宝垂赐慈悲,哀恤摄受一切苦难的众生。

01《第一 行开启结界法事》注释浅译(07)

-《水陆仪轨会本》注释浅译 (田果彦)

上来奉请诸佛菩萨,明王诸天。各以威神,加被我辈。诵持真言,不违法则。加持净水,有大力用。即此法门,圆显三德。
是以如琉璃宝,清净光明,无有染碍。即法身德。
如如意珠,雨一切宝,无不具足。即般若德。
如转轮王,所向自在,无有罣碍。即解脱德。
呪既三德,水亦三德。全呪是水,全水是呪。体用不二,同一秘藏。
【译】:以上至今,已诚敬奉请诸佛、菩萨、明王及诸天圣贤驾临;祈请各以威神,加被我等大众,于诵持真言时,严谨如法无有违失;复以威神加持净水,增胜具足无上力用。当即于此法门,圆融彰显「三德」。
是即,如莹彻之琉璃宝,本来清净光明,没有丝毫的染碍,这就是「法身德」。

01《第一 行开启结界法事》注释浅译(06)

-《水陆仪轨会本》注释浅译 (田果彦)

恭闻圣观自在,为诸大众。乞请释迦世尊,为说十方剎土。
一切毗卢遮那如来。皆同一时,各伸右手,以摩清净莲华明王之顶。同说不空大灌顶光真言。
若有过去十恶五逆四重诸罪。闻此二三七徧。经耳根者,即得灭除。
若诸众生,具造恶业。身坏命终,堕诸恶趣。以是真言,加持土沙。散其身上,及以塔墓。
彼所亡者,若在恶趣。应时即得光明及身,除诸罪报。令所苦身,生极乐国。乃至菩提,永不退堕。
【译】:(*注:此段原文似有缺漏,请参考后列【注】中之原经文。兹依原经文之意而译。)
 恭闻昔时,观世音菩萨慈悲而为诸大众,乞请释迦世尊授「一切如来种族秘密心陀罗尼真言曼拏罗印三昧耶」。当世尊授「清净莲华明王灌顶三昧耶」而演宣真言时,世尊即伸右手,摩清净莲华明王顶。
  当时,十方一切剎土、三世一切如来,毘卢遮那如来,都同时各伸右无畏手,摩清净莲华明王顶,同说「不空大灌顶光真言」。
 (此「大灌顶光真言」,功德威力殊胜。)若有众生,过去造作了十恶、五逆、四重等罪,只要随处得闻此真言十四或廿一遍,一历经耳根,就能除灭一切的罪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