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4月5日星期五

07《第七 行奉请下堂法事》注释浅译(01)

《水陆仪轨会本》注释浅译 (田果彦)

第七行奉请下堂法事P.219 ~ 313


至心归命礼。十方法界。诸佛法僧。常住三宝。
【译】:谨以至诚恳切之心,归命礼敬十方法界一切诸佛、法、僧,常住三宝。

-【◎ 然香】-
谓之香,则万法之都名。举其体,则三德之全分。
若烧一尘,具足众气。不离当处,周徧十方。自非有能熏之功,何由见所显之理。
今则欲凭胜用,为达真诚。布香云无尽之光,集法界在凡之众。
一闻号召,毋或迟回。宜各饬其有徒,咸如约而来会。
【译】:所谓的「香」,实即是一切万法的总称;若究其体而言,则具足了「法身、般若、解脱」三德的全体。
  因此,燃一微尘之香,自能具足无量的香气;且不离当处,而氤氲周遍于十方。若不是「香」本身即有此能熏的功能,又如何能见其所显发的妙理呢?
  于今则藉由此「香」之殊胜妙用,传达我等的真心诚意;遍布香云无尽的功德光辉,召请十方法界所有的六道众生。
  只要是一闻号召,便都毫无任何的迟疑,且应彼此告知族群,相偕如约来赴胜会。
【注:都名】总称,通称。《妙法莲华经玄义》:「经者,外国称修多罗圣教之都名。」; 《注维摩诘经》:「沙门,出家之都名也。」
【注:全分】就一名相而言,其所指事物之全体,或联系多种名相而总说之,称为全分。(摘自「佛光大辞典」)
【注:举其体,则三德之全分】详见《会本》「供下堂」(p.371):「夫一切诸法,体是三德。」 故「香」之体,亦是三德。 《观音玄义记》(宋四明沙门知礼述):「… 观千法皆有三谛。以其千法皆因缘生,故趣举一性相叵得故空,缘起宛然故假,性绝待对故中。 一法既然千法皆尔。学者须知千种三谛只一三谛,说千不散说一不合。 以圆融故千法各得三谛全分。盖由三谛体是三德,名秘密藏。一切诸法不出此藏此藏全体遍入诸法。如世真金具灿烂色。具转变能具不改性。」(T34n1727_p0912c08

06《第六 诵地藏经上供法事》注释浅译(02)

-《水陆仪轨会本》注释浅译 (田果彦)

(  【香云盖】 

-【◎ 上供 】-
南无灵山会上佛菩萨 三称
南无常住十方佛
南无常住十方法
南无常住十方僧
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
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
南无极乐世界阿弥陀佛
南无水陆会内诸佛菩萨
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
南无护法诸天菩萨
南无伽蓝圣众菩萨
南无历代祖师菩萨

【○ 变食真言 】
南无萨嚩怛他誐多。嚩噜枳帝。唵。三婆啰。三婆啰。吽。  诵呪二十一徧
【注】:诵「变食真言」、「甘露水真言」、「普供养真言」,透过真言密语之威神胜力,普令所献奉供,周遍而胜妙。

【○ 甘露水真言 】
南无苏噜婆耶。怛他誐跢耶。怛侄他。唵。苏噜。苏噜。钵啰苏噜。钵啰苏噜。娑婆诃。   诵呪七徧

【○ 献供偈 】
此食色香味。上供十方佛。中奉诸贤圣。下及六道品。
等施无差别。随愿皆饱满。令今施者得。无量波罗蜜。
三德六味。供佛及僧。法界有情。普同供养。

06《第六 诵地藏经上供法事》注释浅译(01)

《水陆仪轨会本》注释浅译 (田果彦)

第六诵地藏经上供法事 P.216 ~ 218


 两位香灯各讽【地藏经】一部,三卷须一气诵完。 )

-【◎ 杨枝净水赞 】-
杨枝净水。遍洒三千。性空八德利人天。福寿广增延。灭罪消愆。火焰化红莲。
南无清凉地菩萨摩诃萨 三称
【译】:杨枝净水胜无比,遍洒三千大千界。水性本空具八德,利益人天有情众。添福益寿广增延,灭除罪障消过愆。烈火炽焰热恼苦,化作红莲清凉乐。
  敬礼皈命清凉地菩萨摩诃萨。
【注:性空八德】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》(贤顿和尚讲述):「性空八德利人天:性空是指水性本空,因一、水不自生,。 二、水不他生,。 三、水不无因生,。 四、水不共生,… 所以说水性本空八德:水具有八种功德:一、澄净德:澄清洁净,没有污浊垢秽。二、清冷德:清湛凉冷,没有烦热。三、甘美德:水性甘甜,具无上味。四、轻软德:水质清扬柔软,可上可下。五、润泽德:津润滑泽,毫不枯涩。六、安和德:安静和缓,没有冲激泛涨的祸害。七、除饥渴:水力充分,不仅是止渴而已,且能疗济饥饿。八、长养诸根:诸根是指我们的身体,此水能增长养育我们的全身,使他润泽康健。八功德水唯佛净土中有,观音菩萨以此功德之水滋润众生,利益有情,令六道众生弃贪瞋痴三毒,修戒定慧三学。」(http://www.bfnn.org/book/books2/1716.htm) 极乐之池中及须弥山与七金山之内海,皆盈满八功德水。无量寿经上曰:「八功德水湛然盈满,清净香洁,味如甘露。」 称赞净土经曰:「何等名为八功德水?一者澄净、二者清冷、三者甘美、四者轻软、五者润泽、六者安和、七者饮时除饥渴等无量过患、八者饮已定能长养诸根四大增益。」 俱舍论十一曰:「妙高为初,轮围最后,中间八海。前七名内,七中皆具八功德水:一甘、二冷、三软、四轻、五清净、六不臭、七饮时不损喉、八饮已不伤肠。」 (佛学大辞典)
【注:火焰化红莲】三界世间,犹如火宅,众生心中充满烦恼,常受苦厄所逼迫。菩萨慈悲化现,以杨枝净水,遍洒世间,普令一切有情热恼之火焰,化成清净红莲,悉得清凉安乐。
【注:南无清凉地菩萨摩诃萨】唱诵赞偈各有其涵义,与所举行之仪式有关,故结尾称念「菩萨」也是前后相应的。例如《炉香赞》,香烟氤氲蔚如吉祥香云盖,故称诵「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」;此处《杨枝净水赞》,灭罪除热恼而得清凉,故称诵「南无清凉地菩萨摩诃萨」;而本单元末之《天厨妙供赞》,献奉禅悦胜味妙供,故称诵「南无禅悦藏菩萨摩诃萨」。

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 三称

( 接念 【大悲呪】 

05《第五 行告赦法事》注释浅译(03)

-《水陆仪轨会本》注释浅译 (田果彦)

-【◎奉送使者】-
不速而疾,有感则通。威容俨日出之光,神足儗天行之捷。
驾云軿而扬羽葆,载驰载驱。穷宝焰而彻风轮,宜上宜下。
幸毋废命,须善为辞。事有劳烦,礼当攀送。
我佛如来。有奉送真言。谨当宣诵。
唵么讶啰  穆羯叉    (三徧)
揭谛揭谛  波罗揭谛  波罗僧揭谛  菩提萨婆诃。 (三徧)
【译】:无须加速,自然神捷而迅疾;诚心有感,则必通达。使者之威容,俨如赫日之光耀;神足迅疾,可比天行之快捷。
 驾腾云之宝车而扬华羽之缀饰,车马疾行载驰载驱。上达最顶之宝焰而下彻最底之风轮,极上极下无所不宜。
 祈愿使者,于所负之使命无有疏漏,更须善巧应对通达辞意。凡此所有托付之事,任重道远而劳身烦心,故当诚敬有礼而恭为奉送。
 仰遵我佛如来有奉送真言,于兹恭谨宣诵:
 唵么讶啰  穆羯叉    (三徧)
 揭谛揭谛  波罗揭谛  波罗僧揭谛  菩提萨婆诃。 (三徧)

-【◎「告赦法事」圆满】-
归依佛,归依法,归依僧。归依佛法僧三宝已竟。  上来告赦圆满。炼疏化财。用助使者云程,速达天庭,恩沾沙界。和南圣众。
上来告赦圆满。大众一心念佛,以助天行。   众同念佛。 )
【译】:归依佛,归依法,归依僧。于今已经圆满归依佛、法、僧三宝竟。法会至今,「告赦」法事已经圆满,谨焚化疏牒、宝锭,以助使者行程圆满,尽速抵达梵释天庭,(请行慈悲赦放,以圆满普度之功),恩惠遍及恒沙界。稽首敬礼诸圣众。
 上来已圆满「告赦」法事。大众当至诚一心念佛,功德回向资助使者天宫之行顺利圆满!  大众同声念佛。 )

05《第五 行告赦法事》注释浅译(02)

-《水陆仪轨会本》注释浅译 (田果彦)

-【◎供奉使者】-
是心作食,全食为心。以由体用不殊。故得卷舒自在。
如是则六尘互徧,三德常融。微妙难思,出生无尽。
用凭观道。密扶呪熏。将善导于事仪。俾圆成于法施。
我今持诵,无量威德自在光明胜妙力陀罗尼。加持法食,悉令周徧。
曩谟萨嚩怛他<-+>多 嚩卢枳帝。唵。三钵啰。三钵啰吽。  七徧
【译】:当以此「心」观想「食」时,心即是食,那么所有的「食」皆不离「心」,全「食」即是此「心。此乃因为「心」与「食」无二,体用无差别;故能彼此圆融无碍而收放自在。
 如是谛观,故能依体起用,于一一食中出生一切六尘妙供,彼此互遍,弥满法界;而此一切诸法,其体即是「法身」、「般若」、「解脱」三德,恒常圆融。如此体用无碍,实在是微妙难以思议,因此而能生出一切的妙法供养,无有穷尽。
 诚心依上所述而如理修观,再加上秘密真言的资熏;并藉由庄严的仪式善加引导,俾使理事圆融而圆满成就法施供养。
 我今持诵无量威德自在光明胜妙力陀罗尼,加持法食,悉令周遍尽法界。
 曩谟萨嚩怛他<-+>多 嚩卢枳帝。唵。三钵啰。三钵啰吽。 (七遍)

戒香芬郁,定水澄清。明智慧灯,具禅悦食。因行之华初发,实相之果已圆。有能如是谛观,则为以法供养。
载宣密语,用速至神。少赐从容,特垂歆享。
我佛如来,有献供养真言,谨当宣诵。
唵 誐誐曩  三婆嚩  嚩日啰斛。
【译】:戒香芬芳馥郁,定水澄明清澈。明智慧之灯以灼照,具禅定之悦而为食。因地之行才初启,而实相之果当体即已圆成。若能如此深心谛观,则是真正的以法供养。
 谨再宣诵密语,资用妙速而至出神入化,迅疾自在;敬请使者稍赐从容暂驻,体察献供之真心而受供纳享。
 仰遵我佛如来有献供养真言,于兹恭谨宣诵:
 唵 誐誐曩  三婆嚩  嚩日啰斛。

-【◎嘱托使者】-
圣凡体同,迷悟心异。今此修斋而致请,或云赴感之不齐。

05《第五 行告赦法事》注释浅译(01)

《水陆仪轨会本》注释浅译 (田果彦)

第五行告赦法事 P.201 ~ 215

 注:本单元「告赦法事」之内容,基本上类同于前「发符悬旛法事」。 惟前「发符」单元为奉请四大捷疾使者,而今只奉请一位「梵释二天捷疾持赦使者」;故两单元之仪文内容大同小异 文中特以红色字体标示出差别部分)。仅于《会本》p.212215之文中,才稍有较大之出入。 故相同之【注】,请详见「发符悬旛法事」单元。


至心归命礼。十方法界。诸佛法僧。常住三宝。
【译】:谨以至诚恳切之心,归命礼敬十方法界一切诸佛、法、僧常住三宝。

香从心生,心由香达。不居三际,可徧十方。虽法尔之如然,亦施者之能致。
是故诸佛闻之而加护,羣生于此以蒙熏。欲期胜益之全彰,更诵密言而助显。
我佛如来。有然香达信真言。谨当宣诵。
唵 什伐栗多摩你 阿钵罗句咤 苏破啰尼  毗迦知 虎<*>
【译】:此香乃从真诚之心生起,而此真诚之心也由此香而上达。(心香圆融,理事不二)。即此一念心香,超越三际而横遍十方。虽然诸法本然如此周遍于法界,但仍有赖施者至诚虔修方能成就。
 因此,诸佛闻知而兴慈悲加护,众生也蒙此熏习而得救度。为使其殊胜利益完全彰现,更谨诵密语以助其兴显。
 仰遵我佛如来有燃香达信真言,于兹恭谨宣诵:
 唵 什伐栗多摩你 阿钵罗句咤 苏破啰尼  毗迦知 虎<*>

-【◎洒净、结界】-
宝器晶荧,灵泉演漾。三加秘密,一洒清凉。
座以光严,徧十方而涓洁。远尘离垢,感圣招贤。允在兹时,躬行斯道。
我佛如来有洒净真言。谨当宣诵。
唵 伐什啰  赊咩耶  吽癹  悉哩摩呬  萨诃
【译】:珍妙宝器(净水杯)晶莹光洁,灵泉净水潾潾荡漾;严净身、口、意而秘密加持,以此净水一洒而周遍清凉。
 令此「持赦使者」之尊座光明严净,且遍十方悉皆清明;远离一切尘垢,感请诸圣贤慈悲而降临,允于今时法会中,恭敬修行平等普度之道。
 仰遵我佛如来有洒净真言,于兹恭谨宣诵:
 唵 伐什啰  赊咩耶  吽癹  悉哩摩呬  萨诃

-【◎奉请使者】-
伏闻、觉皇悯焰口之徒,初令奉斛。梁帝感神僧之梦,遂启修斋。虽偏标水陆之名,实等供圣凡之众。

2013年4月4日星期四

04《第四 行供上堂法事》注释浅译(20)

-《水陆仪轨会本》注释浅译 (田果彦)

-【 ◎ 宣「证盟疏」 】-
独一无侣,无师自悟。人中象王,大法之师。
所可说法,最上最妙。诸佛所游,常不变易。
受正真法,随顺修行。一切众生,良佑福田。  赞叹三宝,恭请证明。
【译】:(恭敬赞叹「佛」。)独一至尊而无有可与相等者;无师教导而能自悟、了见自心。举止威仪巍巍,大力能荷负一切,如象中之王;所说圣教至高至上,实为了知一切大法之导师。
(恭敬赞叹「法」。)诸佛所说世出世法,最上最妙,能令众生,获菩提妙果。故可度众生到涅槃岸,永断一切烦恼,毕竟清净,而这也就是诸佛所游居之「涅槃」境界,乃是恒常一如、无有变易的真「常、乐、我、净」。
(恭敬赞叹「僧」。)禀受佛所教之正真圣法,随顺遵依而如法修行,成就菩提。清净无秽,广普无边,拔救一切众生,而为一切众生作良佑福田。  谨一心至诚赞叹「三宝」,恭请垂慈而鉴察证明。
【注:独一无侣】《大般涅槃经》云:「独一无侣无师自悟人中象王、人中牛王、人中龙王、人中丈夫。调御人师、为大施主。大法之师,以知法故名大法师、以知义故名大法师、以知时故名大法师、以知足故名大法师、以知我故名大法师、知大众故名大法师、以知众生种种性故名大法师、以知诸根利钝中故名大法师、说中道故名大法师。」(T12n0374_p0468a20  《涅槃经疏私记》:「独一无侣者,无与等故。无师自悟者,了见自心不由他悟故。人中象王者,荷负力大故。」(X37n0661_p0238c17
【注:所可说法】《大般涅槃经》:「菩萨摩诃萨思惟诸佛所可说法最妙最上。因是法故,能令众生得现在果。… 悉能永断一切烦恼,清净无相,永脱诸相,无量众生毕竟住处,能灭一切生死炽火。乃是诸佛所游居处,常不变易。是名菩萨念法。」(T12n0374_p0470a20《涅槃经疏私记》:「经云念法者,具于三意。一为令常观真行道无余念故,二为令众生获菩提涅槃妙果故,三为度众生,置涅槃岸,得诸佛所游居处故。」(X37n0661_p0239c21
【注:受正真法】《大般涅槃经》云:「云何念僧?诸佛圣僧,如法而住。受正直法随顺修行。不可睹见、不可捉持、不可破坏。无能娆害,不可思议。一切众生良佑福田,虽为福田,无所受取,清净无秽无漏无为,广普无边。其心调柔平等无二,无有挠浊常不变易,是名念僧。」(T12n0374_p0470b11

04《第四 行供上堂法事》注释浅译(19)

-《水陆仪轨会本》注释浅译 (田果彦)

修斋功德,奉为仰赞。宏教伽蓝,大阐祖道。 法华大义,止观正宗。有说有行,贵逃数宝。
【译】:谨以此修斋之功德,敬奉祝赞:宏教之寺院道场,阐扬光大宗门祖师之道。无论是对《法华》圆实大义,或是「止观」正义宗旨,都能于「教」研说,并且于「行」实修;重要的是「解行并重」,而非言而不行的说食数宝。

修斋功德,奉为仰赞。修禅丛席,彻悟祖道。 单传心印,见性成佛。宗说兼通,贵祛闇证。
【译】:谨以此修斋之功德,敬奉祝赞:修禅之禅林丛席,彻究明悟宗门祖师之道。教外别传以心印心,直指人心见性成佛。不但能悟禅门宗旨而「宗通」,同时也能通达教理、说法自在而「说通」;重要的是「宗说俱通」,而非耽于禅坐却不知教相的「暗证」。
【注:闇证】以坐禅工夫为专,而暗于教文之义理者。止观五上曰:「非暗证禅师,文字法师,所能知也。」(佛学大辞典)

修斋功德,奉为仰赞。奉律伽蓝,深明祖道。 遮性两戒,止作二门。有说有行,贵逃毁足。
【译】:谨以此修斋之功德,敬奉祝赞:奉戒弘律之寺庙道场,精深明了宗门祖师之道。对于杀、盗等本质罪过之「性戒」,或饮酒等为佛所特制遮止之「遮戒」,乃至诸恶莫作之「止持」,或众善奉行之「作持」,都能于「律」研说,并且于「戒」持修;重要的是「说行并重」,切莫知而故犯,自毁戒足而失善道菩提,(犹如自毁其足而无法行涉)。
【注:毁足】《法华经玄赞要集》:「戒为诸行之足。故四分律云:譬如人毁足,不堪有所涉。毁戒亦如是。」(X34n0638_p0765b15) (譬如人的双脚若毁,则无法行走通达。因此,若戒律,也是同样的道理而无法成就菩提。)

04《第四 行供上堂法事》注释浅译(18)

-《水陆仪轨会本》注释浅译 (田果彦)

-【 ◎ 为施主推广普度之意、发愿报恩 】-
孤蟾高照,江河沼沚现影无偏。一雨均沾,草木根茎受润不别。
是知此日所营梵福。岂唯私门独被洪休。要须专主于博施。始可得称于普度。
【译】:皎月悬空高照,凡江河沼沚有水之处都映现着月影,明月普照而无偏私。雨水甘霖普降,则草木根茎植物之类都蒙受到润泽,均沾而无分别。
 因此可知,今日所营修之清净福德,岂只仅是为了私己一家独自蒙受洪福而已。更重要的是,必须专致注重于慈悲地广博普施,就如上面所说的皎月与雨水,平等无私无分别,这样才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「普度」。
【注:梵福】,清净也。
      【注:一雨】譬喻佛法如一雨之普润众生。佛说一乘法诠示一实相之理,无二三之别,犹如雨水之下降,草木得蒙滋润。(佛光大辞典)

敬推斋意。虔发愿言。用举殊勋。仰酬至化。
是以  元首恭祝,百辟俱资。怀父母之生成,感师友之训诲。蒙受故业,衔荷旧恩。
念衣食之自来,暨屋庐之托处。当思报本,岂不知心。
至若赞两仪育物之权,明三教诱人之道。皆陈宏誓。冀表真诚。
敢对慈悲。特伸披露。
【译】:因此,恭敬推广「水陆斋会」的「普度」深意,虔敬许发慈悲平等的大愿,一则用以举扬法会殊胜的功德勋业,同时也感恩酬报三宝至高无上的教化。

04《第四 行供上堂法事》注释浅译(17)

-《水陆仪轨会本》注释浅译 (田果彦)

今则粤有奉佛(称斋主名)敬发大心,修营斋法。圣凡等供,无或有遗。
然恐仪礼未必周。精意未必至。以故未能感通圣心,利益羣品。而况于六道在迷众生,障重过多。当召请时,未必一念,即能来至。诚如是。则法事虽举,将成虚设。普度之功,其实何在。
【译】:当今,有奉佛之(某某)斋主,恭敬普发无量大心,营请修建「水陆大斋法会」,平等供养四圣六凡,遍及众生而无有丝毫遗漏。
 然而,惟恐仪式礼节未必周全,或精诚心意未必尽至,以致未能感通诸圣之心而未能完全利益一切众生。更何况,正沦没于六道苦海中的痴迷众生,累劫之业障深重、罪过多端,所以当此法会行「召请」时,未必能够一念感召就应念而来。如果真是这样的话,则虽然举行了如此殊胜的法会,却将形同虚设;那么,普度的真实功德,又在哪里呢?
【注:粤有】,发语词,含有敬慎而发言之意。

是以我辈已于先时,敬凭使者。修书通请上堂四圣,及以诸天。已荷光临,享兹微供。仍别委使者,通书致请下堂六道一切羣灵。及随筵真宰,受荐先亡。冀在明宵,来趣法会。

04《第四 行供上堂法事》注释浅译(16)

-《水陆仪轨会本》注释浅译 (田果彦)

我辈追惟佛祖,垂教天下。而于施食一门,致意勤切者。以一切众生因得食故,有二种益。谓能近资色身,以行六度。远资法身,以显四德。原始要终,其实一道。
我等生当末运。窃服真风。深知此道,普博深远,供养中最。于是与我同志,恭依旧制,增益新仪。谓于古人所立名位,不足者补之。重出者删之。义未安者刊定之。意未已者附益之。
【译】:我辈(法师)追想思惟,佛祖垂示圣教遍及天下,而唯独对于「施食」法门,其用心致意所以特别殷勤关切的原因,乃因一切众生,若能得用食物的话,便可蒙受两种利益。第一、近则目前能滋养色身、维持生命,而修六度万行;其二、远则因修功累德能滋养法身、增长慧命,而证显「常、乐、我、净」四德。因此,探究始末究竟,其实终归是「施食普度,同证菩提」唯一之道。
  我等(法师)生逢末运时代,欣慕真道而修正法之行,深知此「施食法门」,平等普遍、博大深奥而悠远,于所有「供养」法中最为殊胜。于是与我等同修法侣,恭谨遵依旧制「水陆仪文」的精神,增益补全而成新的「水陆仪轨」。也就是说,前人于古时宗教未明,以致所立上、下堂名位,有所不足而未能尽善的,今则补列周全详见《会本》p.173 之说明;若有重复的,则删减更正;名相、文义未安立明确的,则加以刊正订定;若意犹未尽的,则再附加而补强。
【注:原始要终】探究事物发展的始末。〈易•系辞下〉:「〈易〉之为书也,原始要终以为质也。」 孔颖达 疏:「原穷其事之初始,……又要会其事之终末。」 高亨注:「原,察也……此言〈易经〉乃观察事物之始,探求事物之终,表明事物由始至终之整个情况。」
【注:真风】《四明尊者教行录》:「故陈隋国师智者大师,法名智顗,演一花之大旨,立八柱之华宗;藏通别圆四教斯阐,醍醐奶酪五味相宣,传般若之灯光,开方等之门阈。长风破浪,溺群魔于不二之门;大山出云,茂正法于说三之圃;垂为妙典,扬我真风。」(T46n1937_p0925a08) 《四明尊者教行录》:「自当依经解义,续智者之真风。」(T46n1937_p0894c12

04《第四 行供上堂法事》注释浅译(15)

-《水陆仪轨会本》注释浅译 (田果彦)

至我此土。梁武皇帝,万机余暇,游心佛理。尝于夜间,梦一高僧来谓帝曰。六道四生,受苦无量。宜建水陆大斋,以普济之。帝于明旦,问诸羣臣沙门,莫知其义。唯志公大士,劝帝广寻经教,必有因缘。帝即遣迎大藏于法云殿,积日披览,创造仪文,三年乃成。
【译】:以至于到了中国梁武帝时,于朝廷日理万机之余暇,潜心钻研佛法义理;曾于夜间,梦到一位高僧来对他说:「六道中『胎卵湿化』四类众生,各受无量众苦,甚可怜悯,宜启建水陆大斋法会,而普遍予以济度。」
  武帝于第二天早晨,便以梦境征问诸位大臣与沙门,大家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。唯有宝志公大士,劝武帝应当遍览经教而广寻之,此事必定有特殊之因缘来由。于是武帝便派人迎请大藏经典于法云殿内,积日累月的翻阅披览,据以创制此一法会之仪文,历经三年而终于有成。

遂于广内,严建道场。手捧仪文,悉停灯烛。告白三宝,而自誓曰。若此仪文,理协圣凡。愿拜起灯烛,不爇自明。若此体式未详,无所利益,其暗如初。
【译】:于是,便于藏经殿内,严净而启建道场。武帝亲自以双手恭敬捧着仪文,并将所有灯烛通通熄灭,诚恳禀白三宝,自发誓愿说:「如果此仪文,法理契符圣意、顺益凡情,愿于我礼拜起身之时,灯烛都能不燃而自明;反之,倘若此仪文之体制法式仍未臻详尽,对众生没有什么利益的话,则我起身之时,灯烛依然不明而幽暗如初。」
【注:广内】指宫廷藏书之所,或帝王之书库。

04《第四 行供上堂法事》注释浅译(14)

-《水陆仪轨会本》注释浅译 (田果彦)

-【 ◎ 普说水陆缘起 】-
洪惟释迦牟尼大圣人。不动法身,垂应兹土。其于一代施化之迹。皆有可观。
是故初为高山王机,演说大教。而其小根聋哑,未堪所闻。
于是不得已,而调之以三教之渐。历之以四时之久。逮乎机既淳熟,时亦将至。灵山一会极畅本怀。大事因缘,得以开显。
指九界之权即一实之道。点众生之情,即诸佛之智。始知四十余年不务速说者,于此更无余蕴。
【译】:释迦牟尼佛,大觉至尊之圣者!法身湛然周遍不动,但为愍济苦难众生而垂应化之身,示现降诞于此娑婆世间。于其一生中施设教化之权迹,历历可见、巍巍可观。
  因此,佛于成道最初,演说最上之华严义理,犹如日出之时,先照高山,而为「高山王机」之利根菩萨,宣说《华严经》圆顿大教;但于小乘根机者,却茫然如聋如哑,未能堪受所闻而得化益。(华严时)
  于是,佛不得已,只好随应机宜而调适,先以藏、通、别之权门三教,循序渐进而教化,经历了华严、鹿苑、方等、般若等前四时,约四十余年之久。直到闻法根机已臻于纯熟,而时机也将圆满;故于灵山会上称性而谈,极畅如来出世本怀,开显了「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而出现于世」的道理,欲令众生「开、示、悟、入」佛的知见。

04《第四 行供上堂法事》注释浅译(13)

-《水陆仪轨会本》注释浅译 (田果彦)

-【 ◎献六尘妙供。 一、香 】-
维此妙香真法供。久修戒定慧为熏。
以由中道观心融。徧法界中常奉供。
【译】:奉此妙香真法供养,此乃久修戒、定、慧所熏习成就。
    并由中道妙观心圆融成氤氲香云海,尽遍十方法界中而常奉供。

我佛如来有献香真言。谨当宣诵。
【译】:仰遵我佛如来有献香真言,于兹恭谨宣诵:
唵萨婆怛他揭多。杜婆布阇瞑伽。三慕达啰。窣癹啰拏。三末曳。<合牛>

-【 ◎献六尘妙供。 二、花 】-
维此妙华真法供。久修万行为庄严。
以由中道观心融。徧法界中常奉供。
【译】:奉此妙花真法供养,此乃久修六度万行所庄严成就。
    并由中道妙观心圆融成锦簇花云海,尽遍十方法界中而常奉供。

我佛如来有献华真言谨当宣诵。
【译】:仰遵我佛如来有献华真言,于兹恭谨宣诵:
唵萨婆怛他揭多。补瑟波布阇瞑伽。三慕达啰。窣癹啰拏。三末曳<合牛>

-【 ◎献六尘妙供。 三、灯 】-
维此明灯真法供。是为智炬胜光明。
以由中道观心融。徧法界中常奉供。
【译】:奉此明灯真法供养,此乃是真智光炬之胜曜光明。
    并由中道妙观心圆融成煜煜灯云海,尽遍十方法界中而常奉供。

我佛如来有献灯真言谨当宣诵。
【译】:仰遵我佛如来有献灯真言,于兹恭谨宣诵:
唵萨婆怛他揭多。你婆布阇瞑伽。三慕达啰。窣癹啰拏。三末曳。<合牛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