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《水陆仪轨会本》注释浅译 (田果彦)-
第三淫戒。若佛子。自淫。教人淫。乃至一切女人,不得故淫。淫因,淫缘,淫法,淫业。乃至畜生女。诸天鬼神女。及非道行淫。而菩萨应生孝顺心,救护一切众生。净法与人。而反更起一切人淫,不择畜生。乃至母女姊妹六亲行淫。无慈悲心者。是菩萨波罗夷罪。
【译】:第三重戒即是「淫戒」。若身为佛子,不论是自己亲身行淫、或者是教使他人行淫,乃至于一切女人,都不应起心蓄意而行淫;或一念初起淫心为因、淫念相续助成为缘、种种方便之淫法、淫事作成而为淫业等;乃至对于畜生女、甚至诸天鬼神女,以及不正常的非道、非时、非处等等而行淫;都是犯了「淫」的重戒。当知菩萨应于本源心地生起孝顺心,慈悲救护所有一切众生,并为其说清净之法而度生。因此,若违本性,反而起心动念与一切众生行淫,甚至连畜生都不放过,乃至于对母女姊妹等六亲行淫;像这样毫无慈悲心而胡作非为,便是犯了极恶的「菩萨波罗夷罪」!
【注:净法与人】《梵网经菩萨戒略疏》:「此戒,大小两乘,同名非梵行。梵者,净也。行既非净,则污自体性,亦污他心地,故违净法与人。义疏云,出家五众俱制。在家二众,但制邪淫;谓除自妻妾,外干犯一切男女,悉名邪也。」(X38n0695_p0713a11)
【注:六亲】《天台菩萨戒疏》:「言六亲者六人之亲也。一父之亲谓祖父母及姑叔等;二母之亲即姨<女*舅>等;三己之亲即父母兄弟及本时妻子等;四妻之亲即妻姊妹等;五男女之亲谓新妇等;六兄弟之亲所谓嫂等。」(T40n1812_p0588c04)
第四妄语戒。若佛子。自妄语。教人妄语。方便妄语。妄语因,妄语缘,妄语法,妄语业,乃至不见言见,见言不见。身心妄语。而菩萨常生正语正见。亦生一切众生正语正见。而反更起一切众生邪语、邪见、邪业者。是菩萨波罗夷罪。
【译】:第四重戒即是「妄语戒」。若身为佛子,不论是自己亲说妄语、或者是教使他人妄语、或假种种巧言方便而妄语;或初起一念妄语诳心为因、诳念相续助成诳事为缘、以种种欺骗巧言为法、诳欺他人信受而成妄语业;乃至明明未见而诳说有见、或确实有见而妄说未见,类此于见、闻、触、知等处以心妄想、以身妄作而行诳妄语;这都是犯了「妄语」的重戒。当知菩萨应当常于本源心地生起清净的正语正见,也慈悲化他而令一切众生发起正语和正见。因此,如果反更令一切众生妄起邪语、邪见、造作邪业,这就是犯了极恶的「菩萨波罗夷罪」!
【注:自妄语】《梵网经菩萨戒略疏》:「自妄语者,自向人说,我得上人法。教人妄语者,教他向人说,我得上人法。…」(X38n0695_p0713b21) (※按:此解则指「大妄语」。)
第五酤酒戒。若佛子。自酤酒。教人酤酒。酤酒因,酤酒缘,酤酒法,酤酒业。一切酒不得酤。是酒起罪因缘。而菩萨应生一切众生明达之慧。而反更生一切众生颠倒之心者。是菩萨波罗夷罪。
【译】:第五重戒即是「酤酒戒」。若身为佛子,不论是自己亲身酿制买卖酒类,或者是教使他人酤酒;或初萌一念酤酒之心为因、以曲米糟具等助成为缘、善巧酝酿造酒之法、以酤酒为务之业等;都是犯了「酤酒」的重戒。因此,凡五谷、诸果等酝造之一切酒类,都不能酿制买卖;因为酒能迷醉而致三十六种过失,是造成一切罪恶的起源。当知菩萨应该以种种善巧方便,启发一切众生本有而光明通达的妙慧;因此,如果反而致使一切众生迷醉而生颠倒心、丧失慧命,便是犯了极恶的「菩萨波罗夷罪」!
【注:酤酒】《梵网经菩萨戒略疏》:「酤是买卖,或自酿卖、或买回货卖也。酒是迷人毒药,现则败事危身,后则丧失慧命。」(X38n0695_p0714a06)
【注:一切酒】《梵网经菩萨戒略疏》:「一切酒者,谓以五谷让成,或以根叶药草百华诸果酝造,若生若熟,凡有酒色、酒香、酒味,… 但能令人醉者,俱不得酤。义疏云:药酒虽希利货,不乱人,无犯。以药能除病身安,况药不能多饮,无醉乱患,故不犯。此谓在家菩萨,治生养家,故开。非谓出家者听许,是邪命自活故也。」(X38n0695 p0714a17)
【注:明达之慧】《梵网经直解》:「明达,即智慧照了义。菩萨应依般若,以大智慧光明,自觉、觉他,曲尽方便,开化众生;必致发生各各本有大智慧明,于诸事理,了然通达。」(X38n0697_p0843b03)
第六说四众过戒。若佛子。口自说出家在家菩萨。比丘比丘尼罪过。教人说罪过。罪过因,罪过缘,罪过法,罪过业。而菩萨闻外道恶人,及二乘恶人。说佛法中,非法非律。常生慈心教化是恶人辈。令生大乘善信。而菩萨反更自说佛法中罪过者。是菩萨波罗夷罪。
【译】:第六重戒即是「说四众过戒」。若身为佛子,不论是自己亲口道说出家、在家菩萨、与比丘、比丘尼之罪过,或者是教使他人道说四众罪过;或初萌一念说过之心为因、说其罪状为缘、巧设方便为法、说人罪过为业等;都是犯了「说四众过」的重戒。当知,若是闻见外道邪迷恶人及二乘无「利他」心之人,由于误解而妄言诸佛大乘法是非法非律,则菩萨应当恒生慈愍心而教化这些愚迷恶人,令他们反邪归正、舍小就大而发起大乘的至善真信。因此,如果菩萨不能如是开化,而反却自己谬误妄说佛法罪过,这就犯了极恶的「菩萨波罗夷罪」!
【注:出家在家菩萨。比丘比丘尼】①《菩萨戒义疏》:「文云在家菩萨,即是清信士女。出家菩萨是十戒具戒。又言比丘比丘尼,一云犹是出家菩萨具戒者耳,亦云是声闻僧尼。」(T40n1811_p0573b17) ②《梵网经菩萨戒初津》:「出家菩萨,谓出家五众,受心地大戒人。在家菩萨,谓优婆塞优婆夷二众,受大士戒者。比丘比丘尼,谓禀具足戒人,而未受菩萨戒者。」(X39n0700_p0107c24)
【注:二乘恶人】《梵网经菩萨戒略疏》:「二乘不知本源心地,厌患五蕴身心,断见思惑、证偏空理,独出三界,无济度心,亦名恶人。」(X38n0695_p0714c19)
第七自赞毁他戒。若佛子。自赞毁他。亦教人自赞毁他。毁他因,毁他缘,毁他法,毁他业。而菩萨应代一切众生,受加毁辱。恶事向自己。好事与他人。若自扬己德,隐他人好事。令他人受毁者。是菩萨波罗夷罪。
【译】:第七重戒即是「自赞毁他戒」。若身为佛子,不论是自己亲口自赞己功、轻毁他人,或是教使别人也赞我有德而毁他人无德;或初萌一念赞毁之心为因、贪慢之心境相续助成为缘、以种种方式取巧赞毁为法、令人误信此赞毁而成业;都是犯了「自赞毁他」的重戒。当知菩萨应该替代一切众生承受所有加诸于他们的毁谤屈辱,故凡所有嫌恶之事皆归过于自己,若有称好善事则归功于他人;如果反却自己称扬己德,隐覆他人善行好事,而让他人受到毁谤屈辱,这就犯了极恶的「菩萨波罗夷罪」!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