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6月28日星期五

08《第八 为下堂说冥戒》注释浅译(09)

-《水陆仪轨会本》注释浅译 (田果彦)

-【◎ 为六道说「戒」 】-
【○ 先说三聚净戒
汝辈六道羣灵。已能依大乘门,忏悔发愿。今当至心,进求戒法。
夫大乘三聚无作妙戒者。度生死海之巨筏。起重恶病之良医。证涅道之要门。入诸佛位之正轨也。
诸佛出兴,志在敷化。敷化之方,曰戒定慧。然圆人所修,一成一切成。是故学戒,即学定慧。一心中学,学无不徧矣。
【译】:尔等六道一切群灵众生,于上已能遵依大乘法门之教诫,真实忏悔,广发菩提大愿;于今则应以至诚恭敬之心,进而求受大乘戒法。
  此殊胜之「大乘三聚无作妙戒」,乃是能够度越生死大海的巨筏,也是能令重疾恶病起死回生的良医;又是能得证涅槃圆寂至道的要门,更是能由此证入诸佛果位的正轨啊!
  当知诸佛所以出兴于世间,主要就是为了广弘佛法的教化。而弘化的内容,就是「戒、定、慧」三学。虽说有三学,然圆教之人所修,即三即一,即一即三;因此,一学成就则一切学悉皆圆满成就;所以,学戒便即同时圆成学定与学慧。也就是说,即此圆妙一心而学,则所学也就圆妙而无所不遍了!

言戒者,禁止之义也。言戒相者。大乘三聚戒,名出地持。曰摄律仪者。无恶不断也。曰摄善法者。无善不修也。曰摄众生者。无有情不度也。
今当更为汝辈。先论所发戒体,以为禀受。故天台圣师之言曰。戒体者,不起而已。起则性无作假色。谓此戒体,不起则已。起则全性。而性修交成。必有无作假色。
假色者。性必假色法,以为表见也。无作一发,任运止恶。任运行善。不俟再作,故曰无作。
自非退菩提心,更学邪法。起上恶心,造十重业。未来他世,虽在三恶道,终不失戒。若于后更受菩萨戒时,不名新得。名为开示莹净。盖谓重为开示其已闻之义。莹净其已得之体而已。
【译】:所谓「戒」,就是「禁止、制止」的意思。至于说到戒的相状,大乘三聚戒的名称,出自于《菩萨地持经》。所谓「摄律仪戒」,就是说诸恶莫作而无恶不断;而「摄善法戒」,即是众善奉行而无善不修;乃至「摄众生戒」,则是普度一切众生而没有不度的。
  于今将更为尔等群灵,先说明三聚戒所发戒体的德性功能,以令大众明了而能禀受。故依天台智者圣师的教示:「戒体者,不起而已,起则性无作假色。」也就是说,此「无作戒体」,若不生起也就罢了;一旦由作礼乞戒等作用而生起,发得之后即必全性而成,不假造作。而此真性与实修相辅交成,必定圆成恒常相续的「无作假色」戒体。
  所以称之为「假色」,乃是因为此戒虽由心感得而外相不显,然全性仍必须假藉色法,以为表示成就大乘戒法。而此无作戒体一发起,自然随顺法性任运而防非止恶,也顺性任运而行善;同时,又因为此戒体一得永受,无须再作,所以称为「无作」。
 除非退失菩提心,而改学邪道邪法;或者生起极大恶心,而造作十重恶业;否则的话,即使未来于他世,纵使堕在三恶道中,终究不失已得的菩萨戒。因此,若于后世又再重受菩萨戒时,也就不称作「新得」,而是称为「开示莹净」。因为那是重新为其「开示」以前受戒时已曾闻受的戒法妙义,而更加「光莹洁净」其已经得受的无作戒体而已!
【注:戒相】戒之相状差别也。论戒有戒法、戒体、戒行、戒相之四者,是为戒之四科。  戒之四科:戒法者,如来所制之法。 戒体者,由于受授之作法而领纳戒法于心脐,生防非止恶之功德者。 戒行者随顺其戒体而如法动作三业也。 戒相者其行之差别,即十戒乃至二百五十戒也。一切之戒,尽具此四科。资持记上一之三曰:「欲达四科,先须略示。圣人制教名,纳法成业名。依体起护名,为行有仪名。」补助仪上曰:「戒科总有四重:谓戒法,戒体,戒行,戒相。… 戒法者,舍那佛三聚净戒功德是也。戒体者,师资相传,作法受得,心中领纳法体也。此受持法体一一行彰以云戒行,其行有开遮持犯,名云戒相也。」(佛学大辞典)
【注:大乘三聚戒,名出地持】《菩萨地持经》:「云何菩萨一切戒?略说二种;一者在家分,二者出家分,是名一切戒。一切戒复有三种:一者律仪戒,二者摄善法戒,三者摄众生戒。」(T30n1581_p0910b05
【注:戒体者,不起而已】《菩萨戒义疏》:「第二出体者。初明无作,次明止行二善。初戒体者,不起而已起即性无作假色。」(T40n1811_p0565c28) 《重治毗尼事义集要叙》:「初明无作者。天台师云:戒体者,不起而已;起则性,无作假色。磬()公释云:谓此戒体,不起则已;起则全性,而性修交成,必有无作假色。无作一发,任运止恶,任运行善。一作之后,不俟再作,故云无作。 ()无作假色者。十一色法,各有假实。就法处所摄色中,唯定果色,名为实色。表、无表色,并名假色。善恶二戒,各有表及无表。表即名作,无表即名无作。今且释善戒,互跪翘勤,名为身表。三说乞戒,名为语表。众僧和合同集戒场,亦名身表。白四羯磨,亦名语表。由此作法,受得清净戒体,成比丘性。为意家之所缘,任运恒得止行二善。故云,一作之后,不俟再作,名为无作假色也。此无作戒体,从第三羯磨毕时便得。正由此妙善戒法,徧以法界为所缘故,是则无作戒体,是法处色,是无漏色。成论谓是非色非心聚者,为遮心无得失,果无顽善二种难耳(义疏云:无作假色,经论互说,诤论有无。一云,指心誓不为恶,即名受戒,若大乘所明,戒是假色,凭师一受,远至菩提。随定随道,誓修诸善,誓度含识,亦以此心力大,别发戒善,为行者所缘,止息诸恶)。实则由心感得,借色表成。故大乘家则云,初番羯磨成,十方世界妙善戒法,由心业力,悉皆震动二番羯磨成,十方世界妙善戒法,于虗空中如云如葢,覆行人顶三番羯磨成,十方世界妙善戒法,从行人顶门,流入身心,充满正报,尽未来际,永为佛种。此毗尼藏中,虽不说如此事,亦云,羯磨成就,名得处所。当知有漏五蕴,色身为依。无漏五蕴,戒身为依。有漏色身,从父精母血和合而生,是色处假色。无漏戒身,从三师七证羯磨而得,是法处假色。」(X40n0719_p0351c22) 戒体:戒之体性。旧译无作,新译无表。指行者受戒后,于身所生防非止恶之功能。亦即对于戒法之信念与奉持戒法之意志。戒体虽由作礼乞戒等作用而生起,但发得之后,即不假造作,恒常相续,故称无作;其外相不显著,故称无表。据智顗之菩萨戒义疏卷上载,陈隋以前即有戒体有无之诤论,智顗认其为有,视之为假色。 ※ 此外,天台宗智顗大师于菩萨戒义疏卷上谓戒体为假色,但据其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二、摩诃止观卷四上所载,则以心性为戒体。天台一家虽有色心戒体二说,但仍以色法戒体为定准。(佛光大辞典)
【注:退菩提心】《菩萨善戒经》:「有二因缘失菩萨戒。一者退菩提心,二者得上恶心。离是二缘乃至他世地狱畜生饿鬼之中,终不失于菩萨戒也。菩萨戒者,不同波罗提木叉戒。菩萨若于后世更受菩萨戒时不名新得,名为开示莹净。」(T30n1583_p1015b02


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