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6月29日星期六

08《第八 为下堂说冥戒》注释浅译(13)

-《水陆仪轨会本》注释浅译 (田果彦)

第八悭惜加毁戒。若佛子。自悭。教人悭。悭因悭缘。悭法。悭业。而菩萨见一切贫穷人来乞者。随前人所须,一切给与。而菩萨以恶心瞋心。乃至不施一钱一针一草。有求法者,不为说一句一偈,一微尘许法。而反更骂辱者。是菩萨波罗夷罪。
【译】:第八重戒即是「悭惜加毁戒」。若身为佛子,不论是自己悭悋不施而反加打骂毁辱他人、或是教令别人悋惜不施而加毁;或初萌一念悭心为因、鄙悋之心助成为缘、设种种藏护为法、鄙悋加辱为业等;都是犯了「悭惜加毁」的重戒。当知,菩萨凡见一切身心贫穷不安而来乞求施予的人,都应该随其所需求而平等地尽予财施、法施。因此,如果菩萨不能普施却反而以嫌恶瞋怒之心辱骂,乃至于不肯施予区区一钱、一针一草;或者对有来求法者竟不愿为其说一句一偈、乃至些许一微尘善法;而反却更加以轻鄙辱骂,这便是犯了极恶的「菩萨波罗夷罪」!
【注:悭惜加毁】,吝啬也。 《梵网经菩萨戒初津》:「悭惜加毁者,谓乞财求法,鄙恡不与,故曰悭惜;而反忿怒骂辱,故曰加毁。悭惜属贪分,加毁属瞋分。」(X39n0700_p0110b03

第九瞋心不受悔戒。若佛子。自瞋。教人瞋。瞋因,瞋缘,瞋法,瞋业。而菩萨应生一切众生善根无诤之事。常生慈悲心。孝顺心。而反更于一切众生中,乃至于非众生中,以恶口骂辱。加以手打,及以刀杖,意犹不息,前人求悔,善言忏谢,犹瞋不解者。是菩萨波罗夷罪。
【译】:第九重戒即是「瞋心不受悔戒」。若身为佛子,不论是自己心怀瞋怒而不原谅别人、或是教令他人瞋恚不恕;或初萌一念瞋心为因、怨雠境现助成为缘、巧设种种打骂方式为法、瞋心污辱为业等;都是犯了「瞋心不受悔」的重戒。当知,菩萨应当发起一切众生本具的平等善根,而无有鬪诤之事;等视众生如子而常生慈悲之心,念众生犹父母而常生孝顺之心。因此,若菩萨反却对一切众生、乃至对一切「幻化、无情」等「非众生」,怀瞋心而恶口谩骂侮辱(口业),并加以用手扑打、刀杖割虐伤害(身业),恨意犹不能止息(意业);甚至于当所瞋怒的对象前来悔过请求原谅、乃至低声下气好言忏罪道歉,还仍然瞋恨而不肯释怀,这就是犯了极恶的「菩萨波罗夷罪」!

08《第八 为下堂说冥戒》注释浅译(12)

-《水陆仪轨会本》注释浅译 (田果彦)

第三淫戒。若佛子。自淫。教人淫。乃至一切女人,不得故淫。淫因,淫缘,淫法,淫业。乃至畜生女。诸天鬼神女。及非道行淫。而菩萨应生孝顺心,救护一切众生。净法与人。而反更起一切人淫,不择畜生。乃至母女姊妹六亲行淫。无慈悲心者。是菩萨波罗夷罪。
【译】:第三重戒即是「淫戒」。若身为佛子,不论是自己亲身行淫、或者是教使他人行淫,乃至于一切女人,都不应起心蓄意而行淫;或一念初起淫心为因、淫念相续助成为缘、种种方便之淫法、淫事作成而为淫业等;乃至对于畜生女、甚至诸天鬼神女,以及不正常的非道、非时、非处等等而行淫;都是犯了「淫」的重戒。当知菩萨应于本源心地生起孝顺心,慈悲救护所有一切众生,并为其说清净之法而度生。因此,若违本性,反而起心动念与一切众生行淫,甚至连畜生都不放过,乃至于对母女姊妹等六亲行淫;像这样毫无慈悲心而胡作非为,便是犯了极恶的「菩萨波罗夷罪」!
【注:净法与人】《梵网经菩萨戒略疏》:「此戒,大小两乘,同名非梵行。梵者,净也。行既非净,则污自体性,亦污他心地,故违净法与人。义疏云,出家五众俱制。在家二众,但制邪淫;谓除自妻妾,外干犯一切男女,悉名邪也。」(X38n0695_p0713a11
【注:六亲】《天台菩萨戒疏》:「言六亲者六人之亲也。一父之亲谓祖父母及姑叔等;二母之亲即姨<*>等;三己之亲即父母兄弟及本时妻子等;四妻之亲即妻姊妹等;五男女之亲谓新妇等;六兄弟之亲所谓嫂等。」(T40n1812_p0588c04

第四妄语戒。若佛子。自妄语。教人妄语。方便妄语。妄语因,妄语缘,妄语法,妄语业,乃至不见言见,见言不见。身心妄语。而菩萨常生正语正见。亦生一切众生正语正见。而反更起一切众生邪语、邪见、邪业者。是菩萨波罗夷罪。

08《第八 为下堂说冥戒》注释浅译(11)

-《水陆仪轨会本》注释浅译 (田果彦)

【○ 再说十重戒
汝辈六道诸佛子众。既依凭三宝,发无作戒。亲闻羯磨,结成善业。宜应自此坚固护持。于一切处,勿令有犯。不为患难,退转其心。不为尘境,惑乱其志。宁有戒死,不无戒生。纵其乘急戒缓。以三途身,得值弥勒,闻法度世。何如持戒清净,解第一义。以人天身,而与龙华最初之会。
又何如具诸戒行,三心圆发。以此土身,而升赡养上品之位。
然则轮回永谢。圣果可阶。莫不由于此日,禀戒护持之力也。
今当为汝,宣扬梵网经心地品,十重波罗夷。以彰持犯之相。切须善学,敬心奉持。
【译】:尔等六道诸佛子众,既已仰凭三宝,得受净戒而发起无作戒体;亲得受闻妙戒作法,结成佛种善业;则实应善自珍重而从此坚固护持净戒,不论于一切时处,都不得有任何毁犯。绝不因为患难颠沛,便退转所发的菩提大心;也绝不受外尘境界诱惑,便迷惑丧乱所立的宏志。宁可因有戒、持戒而牺牲性命,也绝不愿无戒、毁戒而苟且偷生。若因热衷闻教却懈怠于持戒,以致堕落畜生、饿鬼、地狱三恶道中;则纵使将来以三恶道身值遇弥勒菩萨下生成佛,而闻法受度于世;又那里比得上持戒清净,同时深解大乘第一义谛,故得以人天之身,参与弥勒菩萨当来成佛时,最初龙华第一会便闻法而受度呢。
  更又那里比得上,具足诸戒、如实受持戒行,同时圆发「至诚心、深心、回向发愿心」三心,即能以此居于五浊秽土之身,而得往生极乐赡养净土上品之位呢!
  然而,其所以能够永远超脱六道轮回,乃至涅槃圣果指日可圆,莫不都是由于今日幸得禀受戒法,而且严净护持净戒的胜力,才能成就的啊。
  故于今当为尔等佛子,宣说《梵网经•菩萨心地品》中,十种极重的根本恶戒,以彰明「持守」及「毁犯」十种重戒的相状。尔等佛子众,一定要好好学习,谛思明了,以诚敬之心奉守护持而无缺。
【注:乘急戒缓】四句 ─ 乘戒缓急四句﹝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﹞乘戒者,即佛所说大小乘法也;即佛所制轻重诸戒也。者,宽缓也;者,急切也。

2013年6月28日星期五

08《第八 为下堂说冥戒》注释浅译(10)

-《水陆仪轨会本》注释浅译 (田果彦)

至矣哉。戒法之胜有如此者。我今奉为汝辈,法界六道一切羣灵。奉行羯磨。宜各至心。谛听作法。
【译】:真是至高无上啊!大乘菩萨戒法的殊胜,竟能如此的不可思议。我(法师)谨于今,奉为尔等六道一切群灵众生,遵制奉行授戒之羯磨作法。尔等群灵,应当各以至诚之心,专注清楚地聆听作法。
【注:羯磨】华译作业,即作授戒忏悔等事业的一种宣告仪式,由此宣告仪式的宣告文,而成就所作之业。(佛学常见词汇) 于受戒、忏悔、结界等有关戒律行事之场合,意指生善灭恶之作法。受戒之际,受戒者因羯磨而得戒体。羯磨之内容包含法(羯磨之作法)、事(有关羯磨之所有事实)、人(与羯磨有关之人)、界(行羯磨之场所)等四者,一般称为羯磨四法。(佛光大辞典)

 主法三番羯磨时,想六道羣灵,各勤三业,禀受净戒。即感种种善法,流入身心。是为所发无作善业之色。此色微妙,天眼所见。 

诸佛子谛听。汝等今于我所。求受一切菩萨学处。一切菩萨净戒。所谓摄律仪戒。摄善法戒。饶益有情戒。此诸学处。此诸净戒。过去一切菩萨已受。已学。已解。已行。已成。
未来一切菩萨当受。当学。当解。当行。当成。
现在一切菩萨今受。今学。今解。今行。今成。当来作佛。
【译】:诸求受戒佛子众,专心谛听!尔等今日幸得于此道场,恭诚求受一切菩萨所修学之处、一切菩萨所遵习之清净戒。亦即所谓「摄律仪戒」,「摄善法戒」,以及「饶益一切有情戒」。以上应当修学之处与应当遵习的清净戒,所有过去一切菩萨均已受得、都已修学、皆已圆解、悉已精行,并都已经圆满成就。
  而所有未来的一切菩萨,也都应当受得、修学、圆解、精行,而必定会圆满成就。
  同时,所有现在的一切菩萨,都于今受得、今正修学、现正求解、正在精行,并都能圆满成就,而当来成佛。

08《第八 为下堂说冥戒》注释浅译(09)

-《水陆仪轨会本》注释浅译 (田果彦)

-【◎ 为六道说「戒」 】-
【○ 先说三聚净戒
汝辈六道羣灵。已能依大乘门,忏悔发愿。今当至心,进求戒法。
夫大乘三聚无作妙戒者。度生死海之巨筏。起重恶病之良医。证涅道之要门。入诸佛位之正轨也。
诸佛出兴,志在敷化。敷化之方,曰戒定慧。然圆人所修,一成一切成。是故学戒,即学定慧。一心中学,学无不徧矣。
【译】:尔等六道一切群灵众生,于上已能遵依大乘法门之教诫,真实忏悔,广发菩提大愿;于今则应以至诚恭敬之心,进而求受大乘戒法。
  此殊胜之「大乘三聚无作妙戒」,乃是能够度越生死大海的巨筏,也是能令重疾恶病起死回生的良医;又是能得证涅槃圆寂至道的要门,更是能由此证入诸佛果位的正轨啊!
  当知诸佛所以出兴于世间,主要就是为了广弘佛法的教化。而弘化的内容,就是「戒、定、慧」三学。虽说有三学,然圆教之人所修,即三即一,即一即三;因此,一学成就则一切学悉皆圆满成就;所以,学戒便即同时圆成学定与学慧。也就是说,即此圆妙一心而学,则所学也就圆妙而无所不遍了!

言戒者,禁止之义也。言戒相者。大乘三聚戒,名出地持。曰摄律仪者。无恶不断也。曰摄善法者。无善不修也。曰摄众生者。无有情不度也。
今当更为汝辈。先论所发戒体,以为禀受。故天台圣师之言曰。戒体者,不起而已。起则性无作假色。谓此戒体,不起则已。起则全性。而性修交成。必有无作假色。
假色者。性必假色法,以为表见也。无作一发,任运止恶。任运行善。不俟再作,故曰无作。
自非退菩提心,更学邪法。起上恶心,造十重业。未来他世,虽在三恶道,终不失戒。若于后更受菩萨戒时,不名新得。名为开示莹净。盖谓重为开示其已闻之义。莹净其已得之体而已。

2013年6月27日星期四

08《第八 为下堂说冥戒》注释浅译(08)

-《水陆仪轨会本》注释浅译 (田果彦)

-【◎ 劝六道发「菩提心」 】-
汝辈六道灵。无始至今。中间于先佛世时。得逢知识。教令发心求菩提道者,固亦多矣。
但以宿世烦恼障厚,愿行力微,志不决定。稍值恶缘,随即退失。或生未闻佛法之处。随顺世间种种恶法。何由能发菩提之心。
今兹何幸。得逢施主,开建普度大斋胜会。已依大乘行忏悔法。便当于此猛发菩提大心。
【译】:尔等六道一切群灵,从无始以来至今,其间曾值先佛住世之时,幸得逢遇善知识教令发心,而上求菩提道者,固然为数很多。
  但由于宿世的烦恼业障深厚,而愿心、修行之力微弱,修道志向也不坚定;于是稍微遇到一点不善的因缘,便随即退失初发的善心大愿。或者是生于未得闻受佛法之处,以致谬误顺从世间种种邪见恶法。诸如此类,则如何能发起菩提之心呢?
  于今何等幸运,能得逢施主发心,启请修建如此殊胜之「平等普度大斋胜会」。之前既已遵依大乘圣教而行真实忏悔之法,便应把握良机善缘而于此精进广发菩提大心!

然菩提心,当云何发,何名菩提。如天台圣师之言曰。佛菩提心者,从大悲起。佛正行中,此心为先。欲求佛道,先以大悲熏心。乃至得果之后,欲行化他者,亦必以此大悲为之本也。
言菩提者,如光明玄义言。梵语菩提,此翻为道。菩提有三。一曰真性菩提,此以理为道也。二曰实智菩提,此以智慧为道也。三曰方便菩提,此以逗机会理为道也。

08《第八 为下堂说冥戒》注释浅译(07)

-《水陆仪轨会本》注释浅译 (田果彦)

从无间业,上至圆教等觉。位位皆有三障烦恼头数。结业流类。苦报等差,该亘凡圣。故五十校计经云。齐至等觉,皆令忏悔,正此义也。
夫二死已亡,三惑永断,唯佛一人。自余圣贤,尚须忏悔,况六道乎。
【译】:由上可知,下从受无间地狱苦果的恶业众生起,上至「圆教」等觉菩萨为止,其间每一位阶,都各分别有三障所起的无尽烦恼(起惑),以及由诸烦恼结生种种品类之业垢(造业),并依业轻重而受等差各别的苦报(受苦);涵盖九界的圣凡众生都是如此。故《五十校计经》所说:「即使齐至『等觉』位,悉皆令其忏悔」,就正是这个意思。
  须知,能够尽灭「分段、变易」两种生死,而永远断除「见思、尘沙、无明」三种惑障,唯有「佛」一人。自「佛」以下的诸圣众贤,尚且都须要忏悔,更何况是沉沦六道的众生呢!
【注:三障】障正道害善心者有三:一、烦恼障,贪欲瞋恚愚痴等之惑。二、业障,五逆十恶之业。 三、报障,地狱饿鬼畜生等之苦报。见涅槃经十一。  【又】一、皮烦恼障,三界中之思惑也。贪瞋等之惑,对于外之六应而起。如皮之在身外。 二、肉烦恼障,三界中之见惑也。断见常见等皆属于内心之分别者。如肉之在皮内。三、心烦恼障,根本无明也。由此无明惑迷真心而妄起,故名心烦恼障。(佛学大辞典)
【注:烦恼头数】头数,谓头绪数量。《圆觉经略疏》:「心中了知生住灭念分齐头数: 由前心息相依息调心净,故了知心中生住异灭,麁细妄念本末分齐头绪数量。」(T39n1795_p0573b26《金光明经文句记》:「此三喻于法身智断,俱未究尽俱须忏也。…下从造无间业者上至圆教等觉,故云位长。位位横论,各有三障烦恼头数,结业流类,苦报等差,故云义广。古人何为但在凡夫。…大师本以三昧总持说忏悔位,该亘凡圣,自然与彼校计经合。」(T39n1786_p0115b03) 《圆觉经》:「若诸众生,修于禅那先取数门,心中了知生住灭念分齐头数,如是周遍四威仪中分别念数无不了知。」 (按:谓心中了知念头之来龙去脉,头绪纷烦,数量无尽。)

08《第八 为下堂说冥戒》注释浅译(06)

-《水陆仪轨会本》注释浅译 (田果彦)

如上且就六凡以论。今明圣位当忏悔者。藏通二教,三乘圣人。虽有析色体色入空之殊。界内界外巧拙之异。然同除四住,同证偏空。但离断常中,未闻佛性中。是故应须忏悔,灭除业障。
【译】:以上是暂且先就六道众生而论。于今继续述明即使上居圣位而仍然应当忏悔的道理。就「藏教」及「通教」三乘圣人而论,虽然其修行有「析色入空(※分析诸法而了知空理)」与「体色入空(※体达诸法如幻而当体本空)」的不同,以及界外、界内、「小拙」与「大巧」的差异;然而却同样都已断除三界「四住地」的见思烦恼,而同样证得偏真空理;虽已得「离断、常两边」的中道,却仍未能闻「空有不二」的佛性中道。因此之故,仍然应须忏悔,以灭除尚余存的恶业障碍。
【注:析色体色入空、界内界外巧拙】《四明尊者教行录》:「藏通为界内巧拙。别圆为界外巧拙。」(T46n1937_p0884a16) 《天台四教仪》:「问:此藏通二教,同是三乘,同断四住,止出三界同证偏真… 何故分二?答:… 所证虽同,大小巧拙永异。此之二教,是界内教。界内小拙不通于大故小析色入空。 … 教则界内大巧,大谓大乘初门故,体色入空故。」(T46n1931_p0778a11) 天台以藏通二教皆为界内之教,皆断除见思之惑见偏真之空理,仅出离三界之分段生死;其中,藏教之机为钝根,即析色见空,故称为界内之拙度;相对于藏教之钝根,通教之机为利根,即观当体即空,故称为界内之度。又通教虽说空,其中自含中道之理,故利根菩萨见之,得以接入其后之别教、圆教,称之为别接通、圆接通;此即通教被视为大乘初门之原因。(佛光大辞典)
【注:四住】四住地,简称四住,即三界内的见思烦恼。一、见一切住地,是将三界的见惑,汇集为一地,故名见一切。 二、欲爱住地,是欲界的思惑。 三、色爱住地,是色界的思惑。 四、有爱住地,是无色界的思惑。(佛学常见词汇) 《天台四教仪》:「四住者,只是见思。谓见为一,名见一切处住地。思惑分三:一欲爱住地,欲界九品思;二色爱住地,色界四地各九品思;三无色爱住地,无色界四地,各九品思。此之四住,三藏佛与六根清净人同断,故言同除四住也。」(T46n1931_p0779b27

08《第八 为下堂说冥戒》注释浅译(05)

-《水陆仪轨会本》注释浅译 (田果彦)

忏悔位者,其义最长。汝辈六道灵,若造五逆十恶,诸恶律仪。念念作恶。亲近恶侣者。是为地狱业因,当得地狱趣报。受极重苦,旷劫莫脱。
若有深着五欲。不义取财。利己枉人,痴呆无知者。是为畜生业因,当得畜生趣报。更相残害,无能止息。
若有悭贪不施。邪见谄曲。破斋犯戒,不信因果者。是为饿鬼业因,当得饿鬼趣报。常时饥渴,无由一饱。
【译】:至于所谓「忏悔」的位趣,其意义最为长远。尔等六道群灵众生,如果造作五逆、十恶等罪,犯了种种重恶律仪,经常念念之中作诸恶业,亲近造恶之徒,这就是堕地狱的恶报业因,必受堕落地狱趣的果报;感受极重的苦厄,历经久劫而出脱无期。
  若是深深贪着五欲,以不正当的手段妄取不义之财,为了自私利己而冤枉他人,乃至愚迷痴呆、昧理无知等等,这就是畜生的业因,当受堕畜生趣的果报;弱肉强食而彼此残害,无法停息。
  如果是吝啬贪取而不肯布施,心怀邪见而曲意谄媚,破坏斋法而毁犯戒律,不信善恶因果的,这就是饿鬼的业因,必得堕恶鬼趣的果报;以致常时以来饥渴交迫,无法进食以一饱饥肠。
     【注:五逆十恶】五逆,五种极逆于理的罪恶,即杀父、杀母、杀阿罗汉、出佛身之血,破和合之僧。因此五种是极端罪恶的行为,任犯一种,即堕无间地狱,故又名无间业。 十恶,又名十不善,即杀生、偷盗、邪淫、妄语、恶口、两舌、贪欲、瞋恚、愚痴。(佛学常见词汇)
【注:破斋】盂兰盆经疏记》:「针咽鬼,谓腹大如山,咽如针孔,谓破斋夜食盗窃众僧之食故。」

若有薄修福业。常怀胜他。我慢陵人,多好争讼。是为修罗业因,当得修罗趣报。一日三时,苦具自至。此辈应须忏悔,灭除业障。

08《第八 为下堂说冥戒》注释浅译(04)

-《水陆仪轨会本》注释浅译 (田果彦)

-【◎ 为六道行「大乘忏悔法」 】-
汝等六道一切灵。已能归依三宝,为佛弟子。更当进求菩萨大乘戒法。永为成佛之本。
但以汝辈,无始而来,经历诸趣。罪业重积,能为遮障。
今为汝辈。依大乘门,行忏悔法。俾身心光洁,方堪纳戒。
【译】:尔等六道一切群灵,于今已经归依三宝,成为真正佛弟子。则更当进一步求受大乘菩萨戒法,一受永受而永远为成佛的根本。
  但由于尔等群灵自无始以来,历劫生死沉沦诸趣之中,所造罪业累积深重,因此能形成种种遮阻障碍。
  故今为尔等群灵等众,遵依大乘法门,先行忏悔之法。以令身心光明洁净,才堪能纳受大乘菩萨戒法。

言忏悔者,如天台圣师之言曰。要须知忏悔名。知忏悔处。知忏悔法。知忏悔位。忏悔名者,梵语忏摩。此云悔过。若投诚三宝。悔过首罪,是为知忏悔名也。
【译】:说到「忏悔」,诚如天台智者圣师所说:必须要清楚知道忏悔的名称意义、知道忏悔的究竟处、知道忏悔的方法、知道忏悔的位趣。所谓「忏悔」的名称意义,梵语称作「忏摩」,汉语称为「悔过」。如果能归敬投诚于三宝之前,自首告白而悔改过错,这才是真正明白忏悔的意义。
【注:忏悔名、忏悔处、忏悔法、忏悔位】请参考《金光明经文句•释忏悔品》(隋天台智者大师):「此经专以忏悔当品。今先释名。忏者首也,悔者伏也。次明忏悔处者。… 故普贤观云:端坐念实相,众罪如霜露,慧日能消除,我心自空罪福无主。是名大忏悔,是名庄严忏悔,是名无罪相忏悔。无罪相者,此约空为处也。… 行人若识此意,先当求觅法性道理为忏悔处也。次明忏悔法者。法为二种,一正法、二助法。…四明忏悔位者。」(T39n1785_p0059a08

08《第八 为下堂说冥戒》注释浅译(03)

-《水陆仪轨会本》注释浅译 (田果彦)


如上依于教法。委释一体三宝之相。以为汝辈六道一切羣灵,开发妙解。今更为汝,依于行法。以正示观心三宝之法。故天台四明二师之言曰。谛观一念之心,即空即假即中。即是三宝。如汝六道羣灵,现前一念。本具三谛。在迷不觉,是为法宝。能觉三谛之智,是为佛宝。谛智相合,是为僧宝。
【译】:以上,谨遵依圣教正法,详细阐释「一体三宝」之相状,以令尔等六道一切群灵开发妙悟慧解。如今更为尔等,遵依真修之行法,正确地明示「观心三宝」的修法。诚如天台智者与四明尊者两位大师所教示:(天台智者大师言:)深心谛观此一念心,当体即空即假即中,这就是观心「三宝」。就如同尔等六道群灵,当下现前之一念,本来圆具「空、假、中」三谛;然而因在迷昧之中,故而不觉三谛之理,此三谛之理即是「法宝」;然而虽迷未失,其能觉悟三谛的圆融之智,就是「佛宝」;而此「本具三谛之理」与「能觉三谛之智」圆融相应和合,这就是「僧宝」。
注:谛观一念之心】《金光明经玄义》:「谛观一念之心,即空即假即中,即是三宝。何者?不觉名法宝,觉名佛宝,和名僧宝。三谛之理不觉故是法宝,三谛之智能觉故是佛宝,三谛三智相应和故是僧宝。无谛智不发,无智谛不显,谛智不和,不能大用利益众生。三种皆可尊可重,是故俱称为宝。」(T39n1783_p0009b14
【注:在迷不觉,是为法宝《金光明经玄义顺正记》:「涅槃经中,迦叶难云:涅槃佛性决定如来是一义者,云何说言有三归依?佛言有法名一义异、名义俱异。佛常法常比丘僧常、涅槃虚空皆亦如是,是名名一义异。名义俱异者,佛名为觉、法名不觉、僧名和合、涅槃名解脱虚空名非善亦名无碍,如来或时说三为一、说一为三,如是之义是佛境界,非二乘所知。法据性德不动,是故法名彰不觉之义;佛约修成智契,所以佛名召觉知之义;和名僧宝其意可解。此三名义虽则暂分,而其理体亦何永异?差即无差,三宝体同,佛即是法、法即是众,岂可条然?故不可见说一为三,便谓此三乖于一也。」(X20n0359_p0355c03

谛理是性。余二是修。汝辈本具性中三法。虽迷不觉,理本谛当,名为法宝。全性起修,成三谛智。则能觉悟,名为佛宝。此智与性,相应和合,名为僧宝。更细推之,三九开合。恐繁不举。

08《第八 为下堂说冥戒》注释浅译(02)

-《水陆仪轨会本》注释浅译 (田果彦)

-【◎ 广为六道开示「归依一体三宝」 】-
※ 法师即广为六道说法,归依一体三宝。  鸣尺一下云:)
法界六道含灵。已能圆发大心,得决定信。今当为汝仰依圣教。委释一体三宝之相。俾知圣凡同具。次当正示观心三宝之法。俾知修性互融。
【译】:法界六道一切含灵闻上述法要,已都能广发圆妙大心,得决定不疑之深信。于今当再为尔等群灵,仰遵如来圣教而详细说明「一体三宝」的体性相状,以令尔等了悟此性体为圣凡所同具。然后再正举明示「观心三宝」的方法,令大众悟知事修与性体互融无碍。
【注:含灵】同于含识,含生,有情等。《大宝积经》三十八曰:「假令三界诸含灵,一切变为声闻众。」
【注:一体三宝之相】《涅槃经疏私记》:「经云三宝性相者。三宝之性,即是一体三宝之相,即是别体,故云性相也。」(X37n0660_p0099a04) 《释门归敬仪护法记》:「谓四位三宝之相状,随众生机见而立也。言一体者,乃众生本具之妙性也;因迷成识,故谓一体」(X59n1094_p0439c07
【注:修性】依修行始能成就者,称为;不待修行而本来具足者,称为乃不变之本体,为随缘变化之作用。(佛光大辞典) 性修不二门:天台宗之观心法门「十不二门」之第三。修治造作之功,称为;本有不改之体,称为。性德即众生剎那之一念,本来自尔具足。然众生偏于妄情,迷而不觉,故藉修门以显德,除去妄情,使本具性德,彻照三千之法。一念性德具足三法,性虽本尔;藉智起修,由性发修,由修成性。性修本体不二,如水与波,相虽不同,实为一体。(佛光大辞典) 谓修治造作,即随缘变造之事也。谓本有不改,即真如不变之理也。性德不出色心,修德莫非三观。今示全性起修,则诸行无作;全修在性,则一念圆成。是则修外无性,性外无修,互泯互融,故称不二。此之不二,不出一念。故心法妙所以为门也。(泯,绝也、亡也。论性,则修全在于性,性外无修,修泯亡也;论修,则性全在于修,修外无性,性泯亡也。融即圆融,性不碍修,修不碍性;性即是修,修即是性也。) (三藏法数)

言三宝者,如天台圣师之言曰。佛未出世,但有轮王十善之化而已。自大圣初成正觉。首为提谓长者,开授三归。使之翻邪归正,为入圣之根本者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