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月19日星期六

04《第四 行供上堂法事》注释浅译(05)

-《水陆仪轨会本》注释浅译 (田果彦)

【◎三席】
一心奉供。尽虚空,徧法界。十方常住,诸菩萨僧。并诸眷属。
惟愿不违本誓。安住道场。是日今时,受兹供养。
【译】:至诚一心敬奉供养,尽虚空、遍法界十方常住一切诸菩萨僧,及诸眷属。
 恭敬祈愿十方三世一切诸菩萨僧,无违「上求下化」之本誓愿力而安住于「水陆大斋胜会」道场,于是日今时,纳受大众诚心之供养。

○妙德普贤诸法子。辅宣妙法振中天。  观音势至德难量。世仰乐邦称补处。
○贤首善财知识众。日藏月藏地藏俦。  圆初住至后心人。皆是法身诸大士。
○成道劫长常隐实。度生情切故扬权。  十方菩萨大乘僧。于此一时俱奉供。
【译】:文殊、普贤菩萨等法王子,同辅法王世尊弘宣妙法,威振中天。观音、势至菩萨,巍巍威德难思量,世所敬仰,为西方极乐世界之补处菩萨。
  华严会中贤首菩萨、善财童子、及诸位善知识等众;及日藏、月藏、地藏菩萨等诸大士;及圆教从入「初住」位(断一品无明)开始,乃至入「等觉」位(名补处大士)住金刚后心等圣者,皆是法身大士菩萨圣众。
 以上诸位菩萨圣者,长劫以来早已成道,而常隐其真实之身;由于救度众生之慈悲心切,故应众生机缘而权现相应之身。于此十方一切诸菩萨僧,我等大众于今皆至诚敬奉供养。
【注:观音势至称补处】详见《会本》【请上堂】单元(p.93):「观世音。大势至。一生补处。」之【注】。
【注:圆初住至后心人】《教观纲宗》:「分证即佛者。… 初欢喜地,名见道位。… 十法云地。各断一品无明,证一分中道。更破一品无明,入等觉位,亦名金刚心,亦名一生补处,亦名有上士。 究竟即佛者,妙觉性也(妙极觉满)。从金刚后心,更破一品无明,入妙觉位。坐莲华藏世界,七宝菩提树下,大宝华王座,现圆满报身(量同尘剎,相好剎尘)。」(T46n1939_p0940c25

伏以立四宏之誓本,志在菩提。满六度之行门,功由般若。
往古来今而常住。此方彼界以周旋。将悉动于羣机。俾率循于实道。
以行悲之大,遂常为五道游。由出假之强,永不与二乘共。
【译】:一切菩萨圣僧,最初发心立下「四宏誓」本愿,志在上求菩提觉道;而修行圆满「六度波罗蜜」万行法门,端赖「般若」空慧导引,方能究竟其功。(五度如盲,般若为导。)
  其成道久远之真身常住,权现之化身则往来古今,周旋于此界他方以济度众生。普遍引动化导群机,以率领迷苦众生循归于真实正道。
  由于其行愿悲心之广大,遂经常游化于五道,无有休息;同时,菩萨从空出假,从真入俗,慈悲心强,(虽不住世间,亦不离世间),故不同于二乘的自了解脱。
【注:六度】即「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般若」六波罗蜜。
【注:出假】于空、假、中三种观法中,菩萨从空观出而入于假观,称为出假行。菩萨之修行,虽已证知空理,然不仅止于空理,而由空理再度于现象界起假观,一一了别差别之相,以化益众生。(佛光大辞典)

至若娑竭罗海中教化。兜率陀天上敷扬。威神示现于普门。誓愿度尽于众生。
皆所以用自性不思议智,应众生所喜见身。
既影响于当时,复津梁于末代。
【译】:乃至像文殊菩萨于娑竭罗大海教化无量众生;慈氏(弥勒)菩萨于兜率陀天内院说法,敷扬大义;观世音菩萨威神巍巍,普门示现神通力而循声救苦,有求必应;乃至地藏王菩萨,发大誓愿:「众生度尽,方证菩提」。
  凡此种种,都是菩萨运用自性之不思议智,随应而以众生所喜乐欣见之身形示现,俾令众生欣信而受度。
  其所行种种教化,导邪归正拔苦与乐,既影响于当代无量之众生,更接引济度末法浊世一切苦难众生。
【注:娑竭罗海中教化】《妙法莲华经》:「尔时文殊师利,坐千叶莲华,大如车轮从于大海娑竭罗龙宫自然踊出,住虚空中,诣灵鹫山,智积菩萨问文殊师利:『仁往龙宫,所化众生,其数几何?』文殊师利言:『其数无量,不可称计,非口所宣,非心所测,』所言未竟,无数菩萨坐宝莲华,从海踊出,诣灵鹫山,住在虚空。此诸菩萨,皆是文殊师利之所化度,具菩萨行,皆共论说六波罗蜜。本声闻人,在虚空中说声闻行,今皆修行大乘空义。文殊师利谓智积曰:『于海教化,其事如是。』」(T09n0262_p0035a22
【注:誓愿度尽于众生】《地藏经》云:「一王发愿早成佛道,当度是辈令使无余。一王发愿若不先度罪苦,令是安乐,得至菩提我终未愿成佛。佛告定自在王菩萨,一王发愿早成佛者,即一切智成就如来是;一王发愿永度罪苦众生,未愿成佛者,即地藏菩萨是。」(T13n0412_p0780c10
【注:不思议智】《略论安乐净土义》:「不思议智者,谓佛智力能以少作多,以多作少;以近为远,以远为近;以轻为重,以重为轻;以长为短,以短为长。如是等佛智,无量、无边不可思议。」(T47n1957_p0002b10
【注:喜见身】《妙法莲华经,普贤菩萨劝发品》:「我当乘六牙白象,与无量菩萨而自围绕,以一切众生所喜见身,现其人前,而为说法,示教利喜。」(T09n0262_p0061b13
【注:津梁】渡河的桥梁。故亦比喻为接引、引度之意。

惟愿等观一子。念震旦之缘最深。寂对三轮。知檀那之供无着。
密回慧照。俯运慈心。冀广度于迷流。俾咸登于乐土。
故我一心,归命顶礼。
【译】:恭敬祈愿十方三世一切诸菩萨圣僧,平等普观一切有情犹若一子,并悯念与中国之因缘最为深广;以空寂真心朗照「三轮体空」圆妙之「施」,了知施主大众真诚之妙供无所住着。
 复以微妙之般若慧密观回照,垂示悲怀而普运无缘大慈心;冀望诸菩萨圣僧慈悲,广度生死迷流中的苦难众生,拔苦与乐,而令众生同登清净安乐之佛国净土。
  故我等大众,至诚一心归命顶礼十方法界一切诸菩萨圣僧及诸眷属。
【注:密回】《楞严经通议》:「心光密回。获佛常凝无上妙净。 安住无为得无遗失,名戒心住。议曰:此第九信,以微密观照返照心源,顿契寂灭清净心体,故曰心光密回获佛常凝无上妙净。」(X12n0279_p0618c08
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