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月19日星期六

04《第四 行供上堂法事》注释浅译(04)

-《水陆仪轨会本》注释浅译 (田果彦)

【◎二席】
一心奉供。尽虚空,徧法界。十方常住,一切尊法。并诸眷属。
惟愿不违本誓。安住道场。是日今时,受兹供养。
【译】:至诚一心敬奉供养,尽虚空、遍法界十方常住一切尊法,及诸眷属。
 恭敬祈愿十方三世一切尊法,无违利益众生之本誓而安住于「水陆大斋胜会」道场,于是日今时,纳受大众诚心之供养。

○佛说华严圆顿旨。声闻聋哑未堪闻。  脱珍着弊为施权。不动寂场游鹿苑。
○方等广开诸法会。褒圆叹大俾回心。  盛谈般若显真空。成熟羣生开佛慧。
○最后灵山宣妙法。指权即实更非他。  涅槃唱灭捃残机。演说真常明佛性。
○经历五时俱有序。分张八教本随宜。  了知曾不外三千。故我今辰勤奉供。
【译】:佛陀于成道之初,宣说《华严》经教圆顿宗旨;奈何法义太高,声闻等众皆如聋如哑而未堪闻法,因此无法受益。(华严时)
  由于众生根劣不悟,因此,便劳世尊舍自证法乐,(如同脱璎珞细软「珍御服」,屈着麤弊垢腻衣),而示现化身于三界,施设权巧方便之教法;法身虽不动于寂灭道场,而权现应化于鹿野苑,为憍陈如等五人说三藏教、《阿含》等经。(鹿苑时。阿含时)
  而后,佛陀又广为开演《维摩》、《金光明》等「方等」大乘经典,其中所说弹偏褒圆(弹诃偏教而褒扬圆教)、折小叹大(折斥小乘而赞叹大乘),乃是为了启发众生回小向大之心。(方等时)
  更为融通大小乘分别偏执,佛陀又盛说《摩诃般若》诸经教法,以显「诸法皆空」之理,普令众生成熟善根而开启佛慧。(般若时)
 最后,佛陀于灵山会上宣说《法华经》圆妙教法,显扬「权」即是「实」(权实不二)的道理,明示「诸佛本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」,更无别事;普令众生开示悟入佛知见,毕竟唯一佛乘,更无他乘。
 及至临入灭前,阐说《涅槃》经教,开演法身常住、涅槃「常乐我净」、明示「众生悉有佛性」等真实圆满之教,而为之前「法华时」所遗漏或未成熟之众生,演说真常以明佛性。(法华涅槃时)
 如上经历了华严、鹿苑、方等、般若、及法华涅槃等「五时」,自初至后均历然有序;分别弘宣化仪四教、化法四教等「八教」,教法的形式与内容皆随顺众生之根机而各各合宜。
 了知佛所开演的种种妙法,实不外乎「十界十如」一念三千;于此一切圆妙诸法,我等大众于今皆殷诚地敬奉供养。
【注:权即实】《法华经通义》:「以前三乘之法,二乘皆执为实。… 『舍利弗,诸佛随宜说法』()『无有余乘若二若三』,此明权即是实,以显一乘之妙也。诸佛随宜说法,皆以为权;殊不知意趣难解,以即权即实,故难信耳!下征释之曰,何以权即是实。以无数方便演说诸法,皆离心意识境界;以显佛知见地,原非思量分别之境。而二乘人以思量求之,故不能解。所以唯佛与佛乃能知耳!所以即权即是显实者,不待今日,故云诸佛本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。所言一者,谓一真法界常住真心也。心外无法,故曰一;广大包含,生佛平等,依正不二,故曰大;诸佛证此,自利利他,故曰事。以众生本具为因,诸佛为此出世助发为缘。单因此、缘此而出世间,更无别事。故四十年来种种方便开示者,此心耳!」(X31n0611_p0531c07
【注:不外三千】三千,指「一念三千」。  一念三千:一念亦称一心,指心念活动之最短时刻;三千表示世间与出世间一切善恶、性相等人、物差别之总和。一念三千即谓,于凡夫当下一念之中,具足三千世间之诸法性相。盖天台宗思想,不论三性之有漏无漏,而谓介尔一心即具三千世间之迷悟诸法而无欠缺。摩诃止观卷五上:「夫一心具十法界,一法界又具十法界、百法界;一界具三十种世间,百法界即具三千种世间。此三千在一念心,若无心而已,介尔有心即具三千。亦不言一心在前,一切法在后;亦不言一切法在前,一心在后。」考诸吾人于日夜所起之一念心,必属十法界中之某一法界,如与杀生等之瞋恚相应,是地狱界;若与贪欲相应,是饿鬼界;若与人伦道德律相应,是人间界;若与真如法界相应,是佛界。是故,一念与某界相应,此心即在某界,更且此众生之一念心并非与一切诸法之间有所隔历,而系互具互融。因其非孤立,故在一界必具十界。同时,于此十界又各具十界,而成百界。此百界复具足十如是(如是性、如是相、如是体、如是力、如是作、如是因、如是缘、如是果、如是报、如是本末究竟等),即成千如,再配以五阴、众生、国土三世间,即此三千世间具足于一念之中。(佛光大辞典)

伏以轨之成道,法为诸佛所师。焕乎有章,经通五人共说。
列八教偏圆之目,开三乘小大之门。虽初后之多时,实卷舒于一化。
如筏喻者。已到岸则应舍所乘。以指言之。既见月则必忘其示。
【译】:于一切尊法,遵循而行便可成就道业,故三世诸佛依法修行而得成菩提。一切三藏十二部经教所示之义理轨则,崇高而焕然光明;而经典可通于「佛、佛弟子、神仙、天、变化」五人所共说。
  明列化仪、化法八教等劣胜偏圆之纲目,开启三乘小大权实之法门。所示教法虽然由始至终分为多时,但实在只是应机而权巧开合以导归于究竟涅槃之一代教化。
  诚如佛说「乘筏渡河」之喻,既已到达彼岸,便应舍离所乘之筏而登岸,(若已依法而证道,也应放下法而不再有任何的执着)。若以「标月指」比喻,既已循指而见月,就应该忘却示月的指,(若已依法而见性,也应离却法执而不再有任何的攀缘)。
【注:轨之成道】犹如依循车行之轨迹而得成道路。
【注:诸佛所师】《大乘本生心地观经》:「诸佛所师即是法宝。所以者何?三世诸佛依法修行,断一切障得成菩提,尽未来际利益众生。以是因缘,三世如来常能供养诸波罗蜜微妙法宝。」(T03n0159_p0299c03
【注:焕乎有章】语出《论语》:「巍巍乎!其有成功也,焕乎其有文章。」( 文章,指尧的事业、典章规矩。 ,谓光明、崇高。) 益大师《论语点睛》,江谦居士补注有云:「【补注】此二章,便是尧舜禹惟精惟一,允执厥中之证据;即佛法空假中一心三观之实作也。有而不与,民无能名,空观也。有成功,有文章,假观也。菩萨发大悲愿,普度众王,皆从假观出。若偏于空观,则罗汉而已。」(论语点睛补注上
【注:五人共说】说佛教之经典者有五种人:佛说。弟子说,声闻菩萨说法,为佛所认可者。仙人说,五通仙人从佛入道说法化人者。诸天说,如帝释在善法堂常说般若者。化人说,上四种人,隐本现化说法者。如《观佛三昧海经》六,罗睺罗化为转轮圣王,至须达家度毘佉离者是也。见《智度论》二。(佛学大辞典)
【注:偏圆】判释教理胜劣之用语。者,偏僻之理,偏于空乃至中;者,圆满具足一切。就大、小乘而言,则小乘为偏,大乘为圆。然大乘之中,亦有偏圆之别,如华严、天台所谓五教、三教中之圆教独为圆,其它之藏、通、别三教(天台),及终、顿二教(华严)则为偏教。(佛光大辞典)
【注:一化】《宗镜录》:「即涅槃论中三德相冥,境智不二,不断不常,为非空非有,可谓涅槃极果也。即如来一化之意,并周圆故。」(T48n2016_p0459b16)  (1)指佛陀一代之教化或一时之教化。观经妙宗钞有「一时一化」之语。 <1>(2)同一化益之意。法华文句记卷七中:「若会已后,同沾一化」(佛光大辞典)
【注:筏喻】《中阿含经 大品阿梨咤经》(筏喻经):「我为汝等长夜说筏喻法,欲令弃舍,不欲令受故。若汝等知我长夜说筏喻法者,当以舍是法,况非法耶。」(T01n0026_p0764b19) 《金刚经》:「是故不应取法,不应取非法。以是义故,如来常说:汝等比丘,知我说法,如筏喻者,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。」(T08n0235_p0749b09
【注:以指言之】「标月指」:标,表之意。指示月之指,称为标月指。佛教将「真如」比喻为「月」,故对不知真如()者,以诸种法来说明(指)真如(月)实相。标月指,即指佛所说之诸法,亦即八万四千法门、五千余卷之经文。圆觉经:「修多罗教,如标月指。若复见月,了知所标毕竟非月。」(佛光大辞典)

然则出世度生之本,在乎开权显实之功。是知说斯要于灵山,将欲演兹文于大地。
遂令末代,获究真诠。识箱毂轮轴,更无别车。会沼池江河,皆同一水。
【译】:然而,佛本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,其说法度生的根本要旨,在于开三乘之权便而显一乘之真实,令众生悟入「权实不二」而达「趣归一佛乘」之功。因此,佛于灵山会上示说如此深要之教法,将弘宣圆妙之法义周遍于世间。
  普令末代浊世众生,得以通达究竟圆实的真理。了达众生皆有佛性,(并非离烦恼之外,另有一个涅槃佛性可得),正如离开车厢、轴孔、及轮轴,也就没有「车」了;领会「沼池江河」大小深浅虽然有别,但却同样都是「水」。
【注:箱毂轮轴】毂,车轮中心用以承车轴的圆孔部分。 《大般涅槃经》云:「善男子!譬如然灯,油未尽时明则不灭。若油尽者灭则无疑。善男子!所言油者,喻诸烦恼;灯喻众生。一切众生烦恼油故,不入涅槃;若得断者,则入涅槃。… 善男子!我言灯喻,喻于众生亦复如是。善男子!离水无河,众生亦尔,离五阴已无别众生。善男子!如离箱舆()轮轴辐辋,更无别车… 如灯油尽,明焰则灭;众生爱尽,则见佛性。虽有名色,不能系缚。虽复处在二十五有,不为诸有之所污染。」(T12n0374_p0536b04  《华严经行愿品疏》:「而诸位互融,合为一乘,圆修无碍。如离轮毂辐辋等外更无别车,离万行外无别乘体。因果交彻,事理该融。」(X05n0227_p0095a08) 《大智度论》:「有世界者,有法从因缘和合故有,无别性。譬如车,辕、轴、辐、辋等和合故有,无别车。人亦如是,五众和合故有,无别人。」(T25n1509_p0059b24
【注:皆同一水】《起信论疏笔削记》:「如依一水而有千波。波无别体皆同一水。」(T44n1848_p0348a13参考《妙法莲华经》:「其云所出,一味之水,草木丛林,随分受润。一切诸树,上中下等,称其大小,各得生长。」(T09n0262_p0019c24) 参考《金刚三昧经》:「梵行长者言:诸法一味,云何三乘道,其智有异?佛言:长者!譬如江河淮海,大小异故、深浅殊故、名文别故,水在江中名为江水,水在淮中名为淮水,水在河中名为河水,俱在海中唯名海水。法亦如是,俱在真如,唯名佛道。长者!住一佛道,即达三行。」(T09n0273_p0371c25) 《紫柏尊者全集》:「然法身,离法尘无别有故。又曰,水无别水也。放为江河,用则兼善也,是大乘菩萨之作用,非止自利,兼亦利他,且流通不滞也。汇为沼沚,不用则独善也,是声闻小乘之法,止于自利而已,岂有及物之功用乎。」(X73n1452_p0283b24

唯愿正因体徧,不遗此方震旦之缘。中道理彰,岂外檀那今日之供。
言辞寂灭。性相混融。冀普悟于迷伦。俾咸开于本觉。
故我一心,归命顶礼。
【译】:恭敬祈愿十方三世一切诸法,正因理体周遍法界,无有遗漏于中国弘法度生之深缘。而今彰扬中道圆融之妙理,不外乎今日施主大众心食不二、性相圆融之妙法供养。
 实相妙法,实非言辞思虑所能及;真空寂灭,性相交彻而圆融无碍。冀望诸法圆妙,普度生死迷流中的苦难众生皆得妙悟,开发而还契本有之清净觉性。
  故我等大众,至诚一心归命顶礼十方法界一切诸法及诸眷属。
【注:正因】《金刚錍论私记》:「正因即法宝,了因即佛宝,缘因即僧宝。佛性无二,故云一体。」 (X56n0932_p0505a22
【注:言辞寂灭】《法华经大成》:「实相非方所,故不可示。非言语道,故言辞寂灭佛与诸佛乃知是事。以果海离言,故言辞寂灭,此离言之道,非思量分别之境。」(X32n0619_p0387b08
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